【2025年11月18日訊】(記者程雯、易如採訪報導)中國的房地產業還在繼續萎縮,中共官方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0月,中國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都在繼續下跌;今年前10個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商品房銷售面積、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等也都在大幅下降。
大陸10月房地產數據全面下滑 整體行業萎縮
11月14日,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今年10月70個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售價變動情況,以及今年前10個月的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介紹,其中所有分類統計數據全呈下滑趨勢。
對於10月份的新建商品住宅售價,在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環比下降0.3%,同比下降0.8%;在天津等31個二線城市,環比下降0.4%,同比下降2.0% ;在唐山等35個三線城市,環比下降0.5%,同比下降3.4%。
對於二手住宅售價,一線城市環比下降0.9%,同比下降4.4%;二線城市環比下降0.6%,同比下降5.2% ;三線城市環比下降0.7%,同比下降5.7%。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教授孫國祥對大陸這種跨一、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同步下跌情況感到吃驚,他表示,這在大陸房市歷史上「極為罕見」,反映出「整體市場預期轉向悲觀」。
此外,前10個月,大陸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同比下降14.7% ,到位資金額同比下降9.7%;住宅施工面積下降9.7%,新開工面積下降19.3%,竣工面積下降18.9%;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下降7.0%,銷售額下降9.4%。
孫國祥表示,這些數據表明大陸「房地產的三大關鍵指標全部萎縮」,這意味著「供給端開發商不敢投資、不敢開工,需求端居民不敢買房、不敢負債」。
旅美經濟學者黃大衛也認為,大陸房市的需求端有「結構性萎縮」,房價不斷下降,「沒有止跌回穩的跡象」,而開發商現金緊張情況「已經常態化」,整個房地產行業在「從高增長變成拖累」。
今年10月份的「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是92.43,已經連跌7個月。今年3月儘管達到過93.9的高位,但仍位於95以下的「較低景氣水平」。
孫國祥認為,這個景氣指數仍處在低位,「顯示市場在底部徘徊」,房市「下行時間或下行周期會繼續拉長」。
他說:「總體而言,中國的房地產正處於深度調整期與信心危機期,特徵包括價格下跌的全面化、銷售下行的常態化、資金鍊的緊繃化、市場信心的斷裂化。」
黃大衛也說:「目前(大陸)房地產不是短期低迷,而是進入一輪還在去泡沫、去金融化的調整週期,還沒結束。」
大陸房市有爆新雷風險 房地產癥結在哪裡
彭博社11月14日報導,中國有超過10億美元的房地產抵押貸款面臨違約風險,大陸房市恐怕再爆新雷。
前中共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14日的一次財新會議上表示,中國房地產制度的一個重大缺陷是「預售制」。他認為,中國房市的低迷還會持續下去,估計房地產模式轉型「至少還需5年」。
房地產預售制是指開發商在建樓完工前,就將房屋出售給買家,並用收取的定金或預付款為樓盤建設提供資金。
黃大衛認為,預售制本身是「非常完善的」,但是大陸沒有好好執行。
孫國祥說,大陸的房地產預售制是把風險轉嫁給了買房人、銀行、地方政府,「也就是用下一個買家的錢蓋上一個買家的房,一旦銷售下降,就是連環爆雷」,「開發商高槓杆操作加上高週轉操作,導致高風險模式的崩潰。」
中國房地產龍頭企業恆大集團在2021年首次發生債務危機和爆雷事件,其債務在2022年達到約2.43兆元人民幣(超過3,000億美元),後導致集團破產和清算,留下數百萬套「爛尾樓」,令眾多購房者欲哭無淚。
孫國祥認為,彭博社提到的大陸超過10億美元的潛在抵押貸款違約「可能還只是冰山一角」。
黃大衛表示,目前大陸的土地政策、地方政策和金融風險「剛好疊加在一起」,也是房企頻頻爆雷的一個關鍵原因。
孫國祥說:「(大陸的)地方政府高度依賴房地產形成系統性風險,包含像是中國房地產占GDP約從上游到下游大約25%到30%,地方財政約40%到70%依賴土地的收入,居民資產60%到70%為房產。所以這種結構性本身的任何下行就會造成全社會性的衝擊。」
至於樓繼偉關於中國房市還需5年再觸底反彈的說法,孫國祥認為,5年是「樂觀的情景」,「10年較為符合國際經驗」。
他說:「基於我們看到的國際上面的情形,像是日本泡沫破裂後調整了10到20年,中國的調整期可能要更久。」
黃大衛則表示,樓繼偉「只是站在他作為一個統治階級的代言人去發言」,然而中國房地產的癥結「不在於什么舊模式、新模式」,而是中共的政策和治理問題。
他提到,中國稅賦過高,重重稅收占了房價絕大部分,「稅收過高是一個致命的缺點,不解決這個問題,什么政策都沒用」。
他還表示,中共對老百姓的「福利和保障太低」,這對經濟有負面影響。還有,中共「在整個房地產管理方面都是外行管內行」,不可能把市場管理好。
「是不是5年觸底,根本是無稽之談,關鍵是以上三點房地產市場癥結是否改變。同時我們注意到,無論這三點是否做到的話,除了長三角和珠三角,還有環渤海地區,其它房地產市場都沒有任何投資價值。」他說。
責任編輯:鄭浩宇#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WUHAN, CHINA - OCTOBER 18:(CHINA OUT)An aerial view shows the Evergrande Wuhan culture-oriented travel city on October 18, 2021 in Wuhan, Hubei province, China. Evergrande, China's largest property developer, is facing a liquidity crisis with total debts of around $300 billion.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company could impact China’s economy, and the global economy at large. according to Xinhua news agency on October 15th, China's Central Bank Said Evergranda Spillover Risks 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Controllable.(Photo by Getty Images)
圖為2021年10月18日,空拍照片顯示,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的恆大武漢文化旅遊城正在興建中。2022年,恆大債務違約總額高達約2.43兆元人民幣(超過3,000億美元),引發嚴重爆雷。公司最後破產,留下數百萬套「爛尾樓」。(Photo by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唐青看時事】美國抓到了!中共助三國逃制裁
Next Article 分析:美軍武器換代 哥倫比亞級核潛艇將成霸主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