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訊】(記者李淨、駱亞採訪報導)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閉幕,會議通過了「十五五規劃」建議並進行重大人事調整。值得關注的是,在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美方威脅將關稅提高至155%的緊張時刻,這份新規劃將實體經濟和科技自立自強置於優先位置,擴大內需則被排在最後。
多位專家表示,「規劃」的編排順序並非偶然,而是反映出中共正在為長期與美國戰略對抗進行制度性準備。然而,政策重心偏離經濟規律、內需不足等根本問題未獲正視,加之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中國經濟前景面臨嚴峻挑戰。
「十五五」規劃三大致命缺陷
10月23日,中共官方發布了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十五五」規劃是從2026年到2030年實施的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
會議公報將「十五五」規劃定位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並坦承當前發展環境正面臨「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性嚴峻」的複雜局面。
在政策優先級安排上,「壯大實體經濟」「科技自立自強」和「擴大內需」成為「十五五」規劃提出的前三大主要目標。此外,規劃還覆蓋意識形態、公共安全治理等多個領域。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本人提供)
面對中共這份新出爐的五年規劃,中國問題專家王赫提出了嚴厲批評,直指規劃存在三大根本性問題。
第一大問題是「不能直面現實」。王赫指出,中國經濟已陷入深坑,卻採取鴕鳥政策。他強調,早在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便提出需求不足、供應衝擊與信心轉弱三大難題,至今並未解決。
第二大問題是「沒有重心、沒有核心」。王赫分析,中國疫情後中產階級隕落導致消費疲軟,乃當前最大隱憂,但規劃仍以製造業為核心,這並非基於經濟考量,而是出於政治需求。
第三大問題是「戰狼外交導致國際循環受阻」。王赫強調,中國製造業去年出口占總產值近三成,高度依賴國際市場;但在戰狼外交背景下,與西方對立必引發經濟脫鉤與對抗,這是「十五五」規劃的最致命缺陷。
「規劃」暴露三大深層擔憂 作為戰時經濟藍圖?
關於中共「十五五」規劃的經濟政策取向,台灣智庫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特別指出,規劃暴露三大深層擔憂:地方債務風險、就業與消費不足,以及透過強調軍委責任制與國家安全體系鞏固政治領導力。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孫國祥提供)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則對中共「十五五」規劃的政策編排順序進行了分析。他指出,將實體經濟置於首位、其次是科技、最後是內需的排序,反映出中共在經濟治理邏輯、權力優先級和危機應對策略上釋放的明確信號。
孫國祥特別強調科技政策位置的含義:「將科技自立自強放在擴大內需之前,透露出中共已將科技視為安全議題而非經濟議題。科技不再屬於創新體系的自由活動,而是被納入國家安全體系來管理。」
在他看來,「十五五」規劃這種編排實際上是「一種戰時經濟順序」,說明中共正在為未來中美科技戰或科技長期封鎖環境進行結構調整。
「這個規劃強調的是可持續的韌性而非短期繁榮,強調的是國家掌控而非市場引導。」孫國祥分析道。
關於規劃的戰略意圖,孫國祥給出了明確判斷:「這份公報可以視為中共在制度層面為未來五年與美國的長期對抗做準備的官方宣示,針對的是政治、經濟、科技和體制層面的長期結構性對抗。」
他分析,對內而言是以實體經濟和科技自立作為國家安全的物質基礎,對外則是以內需循環和自主創新應對西方供應鏈封鎖。
貿易戰急劇升溫 「規劃」再釋中美對抗信號
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吳瑟致(吳瑟致提供)
吳瑟致警告,習近平仍將建立現代化軍隊和強軍作為重要指標,「這會增加美中談判的困境,讓雙方關係更難以正面改善」。
與中共四中全會召開幾乎同步,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急劇升溫。10月20日,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在白宮發出強硬警告,表示如果美中達不成貿易協議,從11月1日起,美國對華關稅將可能升至155%。
中共此前已於10月9日宣布擴大對稀土相關產品的出口管制,川普隨即在10月10日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0%額外關稅,雙方你來我往,火藥味十足。
川普將稀土、芬太尼和大豆列為美中貿易關係的三大核心議題。他明確表示不希望中共「玩稀土遊戲」,要求中方恢復採購美國大豆,並斷絕來自中國的芬太尼流入。
美中貿易休戰協議將於11月10日到期。為緩解緊張局勢,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傑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已啟程前往亞洲,與中方協商稀土問題,並為川普與習近平在韓國舉行的會晤進行籌備工作。
格里爾指出,中共的稀土措施違反了此前繼續供應的承諾,並表示美中關係惡化是「由中方排除美國企業、中國產能過剩的政策所導致的」。
吳瑟致強調,當前最大風險在於「中美雙方缺乏穩定、可持續、可操作的溝通管道」。這意味著即使雙方有意緩和,也可能因為誤判和信息不對稱而陷入更深的對抗。
中共四中全會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在政策布局與戰略導向上,展現了應對長期外部壓力的準備態勢。專家普遍認為,此規劃迴避經濟核心問題,政策焦點偏離市場原則,且中美缺乏有效溝通機制,致使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責任編輯:孫芸#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示意圖。圖為2025年3月11日,中共人大會議閉幕前,一名安全人員站在入口處。(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Palantir技術長:中共發動無聲戰爭 美需應對
Next Article 安世中國子公司拒絕接受荷蘭總部的人事令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