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訊】(記者劉毅報導)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化國際)日前宣布其子公司「寧夏鋰電」因資不抵債申請破產。這是中化國際今年宣布的第二家破產的鋰電子公司。
中化國際在10月14日發布的《關於控股子公司申請破產重整的公告》中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寧夏中化鋰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寧夏鋰電)「經營業績處於持續虧損狀態,已出現資不抵債且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情況」,「為避免經營和財務狀況持續惡化導致破產清算等情況,公司董事會同意寧夏鋰電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同時授權公司管理層在有關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具體組織實施對寧夏鋰電的破產重整相關事宜。」
公告表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寧夏鋰電資產總額為24393.57萬元(人民幣,下同),負債總額為28832.64萬元;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8813.65萬元,淨虧損2158.12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寧夏鋰電成立於2018年10月,註冊資本為5億元,主要從事鋰電正極材料的生產和研發。中化國際持有其94%的股權。
近年來,寧夏鋰電持續虧損。據《界面新聞》10月15日日報導顯示,2024年,寧夏鋰電實現營業收入1.55億元,淨利潤-5.25億;2025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8813.65萬元,淨利潤-2158.12萬元。截至2024年末,寧夏鋰電資產總額為2.78億元,負債總額為3.01億元;截至2025年中期,寧夏鋰電資產總額為2.44億元,負債總額達2.88億元。
《界面新聞》表示,根據上述寧夏鋰電主要財務數據情況,其全部資產已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符合《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申請破產重整的法定條件。
寧夏鋰電的破產,使得中化國際接近10億元的資金面臨風險。中化國際在公告中也同時稱,公司對寧夏鋰電的長期股權投資及債權預計無法全部收回,預計會對公司當期損益產生一定影響。
這已經是中化國際今年宣布的第二家鋰電子公司破產。今年4月,中化國際子公司駿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駿盛新能源)進入破產程序。8月,中化國際完成了對駿盛新能源股權的轉讓。駿盛新能源主營軟包動力電池,覆蓋LFP、NCM等技術路線。
據澎湃新聞10月17日消息,2018年10月,中化國際完成了對駿盛新能源的併購,正式進入鋰電池領域。中化國際當時表示,未來計劃將圍繞正極材料、鋰電池、電池回收打造新能源生態圈,構建「新能源汽車能源管理方案供應商」。2019年,中化國際擴大業務布局,計劃投資100億元在揚州投建三元鋰電池產能基地,總規模將達20GWh。但直到2024年末,中化國際三元鋰電池年產能僅為2.2GWh,產能利用率為2.32%。
澎湃新聞表示,中化國際在旗下兩大鋰電子公司相繼破產後,顯示中化國際在鋰電池的布局以失敗告終,這家化工企業7年鋰電夢碎。
中化國際是中共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是中國中化集團的核心上市公司,2000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但中化國際2023年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累計虧損近55.7億元。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中化國際分別實現營收542.72億元、529.25億元、243.5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7.94%、2.48%、5.83%;淨虧損分別為18.48億元、28.37億元、8.86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40.99%、53.52%、7291.9%。
截至北京時間10月17日A股收盤,中化國際報4.1元/股,總市值147.13億元。
責任編輯:鄭浩宇#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寧夏鋰電因資不抵債宣布破產。(公告截圖)
Previous Article山東海陽市老人扎堆補領結婚證 消息衝上熱搜
Next Article 武漢疫情回顧:中共封控政策或暗藏大陰謀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