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訊】(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號稱「國考」的中共公務員2026年考試自10月15日起開放報名,最大競爭比達162:1,但招錄人數近八年來首次減少。近年中國經濟下行,頻傳財政危機消息,龐大的財政供養規模背後的中共吸血式統治,再引關注。
中共公務員考試競爭激烈 招錄人數罕見縮減
中國職業招錄考試、技能訓練業務企業「華圖教育」統計顯示,2026年公務員考試報名首日,最大競爭比出現在浙江省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浙江局相關職位,競爭比為162:1。
山東濟南鐵路公安局基層所隊警察職位僅招考1人,但未經審核的報名人數已達649人。國家醫療保障局綜合管理職位招考3人,報名總數達560人,是首日報名人數第2多的職位。
大陸資本界資深人士徐真對表示,2018年到2019年的時候,當時應該是40比1吧。現在已經到了162比1,就是原來40個人招一個人,現在變成了160多個人招一個人。這跟社會招聘一樣,因為失業率太高了,大家都爭搶木橋。但實際上都是體制內的關係戶,像菸草局、中石油等等,都是幾代人都在體制內。大多數人都是在陪考,很多職位也都內定了。
招錄規模方面,今年中共公務員考試出現近八年來的首次「縮招」。中共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6年度共計招生3.81萬人,較去年減少了約1600人。而此前幾年,中共公務員考試的招錄人數一直呈現擴大趨勢,從2019年的1.45萬人,逐年增長到2025年的3.97萬人,本次招錄規模才出現小幅度縮減。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對表示,中共公務員招錄的人員減少,可能跟中央財政的壓力有關係。因為地方各級財政最後的壓力都會傳遞到中央財政。今年經濟情況又特別糟糕,上半年財政收入的稅收增長是負數。
根據中共財政部公布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0.3%。其中,稅收收入下降了1.2%。
財政供養人員的規模龐大且逐年上升
在各地頻傳財政困難之際,中共公務員考試競爭激烈,也使中國財政供養的規模再引關注。
10月17日,陸媒第一財經發布文章指,近年來中國財政供養人員的總體規模仍呈現上升態勢,2020年達到約6846萬人。
關於中國財政供養人員的規模和結構,官方從未有明確說明,一直眾說紛紜。第一財經的數據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辦的《經濟學(季刊)》在今年刊發的一篇論文《中國財政供養人員規模估算與結構分析》。
根據該論文的介紹,財政供養人員的統計有不同的口徑,如果從採取最大口徑的廣義說法,會包括財政供養編內在職人員、財政供養編外在職人員、離退休人員和自收自支的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如果採取最小口徑的狹義說法,財政供養人員包括財政供養編內在職人員、離退休人員。如果採取中間口徑的說法,財政供養人員包括財政供養編內在職人員、財政供養編外在職人員、離退休人員。
該論文同時對最小口徑、中間口徑、最大口徑進行測算,將中間口徑作為核心估算:2004年到2020年間,以中間口徑度量的財政供養人員從5212萬人增加到6846萬人。財政供養的在職人員占就業總人口的比重從2004年的5.04%上升到2020年的5.54%,說明越來越多的就業人員集中在「體制內」。
中共所謂改革開放初期「下海潮」、「創業潮」流行。但過去一些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去市場拼搏,而是在避險求穩心理的驅使下紛紛擠入「體制內」,造成社會開始流行「考公熱」、「考編熱」的現象。
在中國財政供養人員規模持續擴張的同時,由於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拿著豐厚養老金的「體制內」離退休人員越來越多,既給社保體系、公共財政帶來壓力,又引發大量的年輕人和「體制外」人員對養老金不公的不滿情緒。
相比於「體制內」退休人員動輒六七千人民幣的養老金,在企業打拚的「體制外」退休人員平均只有三千人民幣左右的養老金,農民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只有143元人民幣。
王赫說,整個中國養老體系非常的不公平,而且養老基金的結餘,過些年就會耗盡,中共目前的養老制度體系是現收現付制,就是收現在年輕人交的養老費來支付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隨著中國老齡化,在職人員會越來越少,經濟形勢不好,很多人養老保險是斷繳的,所以養老體系壓力非常大。
他指出,中共近年對社保制度做了一些改革,但只是延緩養老體系崩塌的時間,而不是根本解決問題。中共目前內憂外患,只能說維持著爛攤子,拖到這個雷爆炸。
「公款養黨」 中共吸血式統治引關注
中國財政供養的規模龐大,歷來備受詬病。
2005年,中共國務院參事任玉嶺稱,中國的官民比已達到1:26(即每26個納稅人供養1名公務員),比西漢時高出了306倍,比清末高出了35倍。「吃皇糧者所占總人口的比重也是史無前例的。」
在2021年「兩會」上,中共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政協副主席李冬玉在提案中披露:某縣2019年的官民比高達1:5,就是5人供養一名公職人員。
中共建政後,人們從來沒有看到中共的支出預算,但是全國上下的黨務人員全部是由納稅人供養。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表示,這是一種被稱「附體」或吸血式的統治模式。正常的國家,納稅人都不會養活政黨和社團。而中共黨國一體,中國百姓不但要負擔舉世無雙的中共黨、政、軍、人大、政協系統巨量官員,其所屬的所謂機關、企事業單位,還有歷年退休官員,待遇都很驚人,形成龐大的開支,全部壓在老百姓身上。所以中國百姓才會那麼苦。
2016年2月,知名地產商任志強呼籲中共,「別用納稅人的錢去辦不為納稅人提供服務的事」。北京大學法學教授賀衛方同年也在微博發文表示,共青團不該由納稅人供養。他們隨後被在網絡封殺禁言。
在2016年3月11日的中共人大記者會上,人大的發言人在回應陸媒提問有關黨務部門預算何時能公開時,回應稱「這個問題有點難」,並承認中央預算包括黨務部門預算。
原貴州大學經濟學院前教授楊紹政,2017年在海外發文揭露中共搞「公款養黨」。他指出,中共占用稅款和國資收益,每年供養所有政黨專職黨務人員和一些非政黨社團工作人員總數約2,000萬,給社會帶來的耗損估值約20萬億元人民幣。如果情況不改變,社會終究會崩潰。
楊紹政因此被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4年6個月。
責任編輯:葉梓明#
推薦閱讀:
分析:中國經濟陷低谷 四中全會前烏雲密布
中國企業家正神祕消失 每週一人被抓
中國經濟退潮的社會切面:幾代人陷困境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號稱「國考」的中共公務員2026年考試自10月15日起開放報名,最大競爭比達162:1,但招錄人數近八年來首次減少。圖為2021年11月28日,湖北省武漢市考生排隊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STR/AFP/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趙露思《許我耀眼》播放量破15億 獲年度劇王
Next Article 【時政春秋】滿洲可撬動東北亞 盛雪談滿洲復國(上集)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