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8日訊】(記者方曉綜合報導)「這兩年有的人連飯都吃不起了」,上海一位網約車運營者表示。在中國經濟持續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低門檻、高強度的「平台經濟」崗位,如網約車、外賣和快遞,已成為大量失業者和外來務工人員的最後選擇。然而,隨著供給量的爆炸性增長,這個行業的利潤空間已遭極度擠壓,導致許多從業人員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從車隊運營者到前體育冠軍,網約車司機的故事,成了當前經濟困境中最真實的縮影。
運營商的哀歌:從數十萬虧損到零利潤
微博認證的大V「梅大師」在中國從事商務培訓行業多年,經常往來於中美之間。其在大陸各社交平台粉絲超過25萬。
「梅大師」9月28日分享了他打專車出行,在車上與司機交談過程的視頻。
司機表示,他做網約車運營服務。他說這兩年生意不好,去年過年期間,他和朋友的幾十台車停了一半,僅一個月就虧了近二十萬。
他說,過去一台車一個月只有兩千塊錢的利潤,今年這個利潤都跌沒了,損失都得自己貼。因為供給太多了。
司機還透露,這兩年有的人連飯都吃不起了。有的外地人來到上海,身上帶的三千塊錢都花光了。為了開網約車掙錢糊口,直接給他下跪,求他給一台車去拉客人。
司機說,這種人是連回家的車票錢都沒有了,不得不在上海謀出路。他感慨,很多人看不到這種發生在「角落」裡的事情的。
「梅大師」表示,他了解到一些在上海開出租車的外地人,吃睡都在車上,一天幹十幾個小時。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錢去租房子住。司機表示,他們即使一個小時只掙15塊,也比在老家強,因為在老家找不到工作。
司機還表示,上海有的中介以幫這些外地開出租車的人租房為由,騙光了他們的錢,報警也沒人管。
網約車司機:努力的活著
網約車行業的困境,最直接地體現在一線司機的生活質量上。
上海博主「上海人」9月28日表示,最近他買了一輛輕便摩托車。近日一位三十多歲的網約車司機運送這輛摩托車到他家,一路上他們聊了很多話題。
「上海人」說,網約車司機告訴他,自己一天差不多工作12個小時。因為他的車沒有貨運的准運證,所以他經常面臨被罰款的窘境。從2021年至今已經被罰了幾萬元了。
「上海人」說,他們還聊到了手機,因為司機現在用的是安卓手機,導航會出現問題。他建議司機買一個iPhone 16,128GB,加上國補之後要花三千四百多元。但是司機表示,現在賺錢很難。
博主表示,他和司機還聊到了新冠疫情。司機告訴他,自從自己打了三針疫苗之後,就出現了糖尿病。所以他現在每次開車的時候,就會在休息時間段自己給自己注射胰島素。司機還說,他現在都不敢穿短褲,因為如果他一旦碰傷的話,傷口是很難癒合的。
該司機表示,只希望自己努力地活下去。
前冠軍的轉身 平台經濟成為最後的避風港
在中國經濟下行,很多行業大裁員的背景下,外賣配送、快遞、網約車等「平台經濟」崗位變成了很多人失業後的首選「職業」。
因為這些「職業」具有門檻低、上手快、時間靈活等特點。不過,外賣等工作強度大、保障弱、收入波動也大,長期做可能對身體和生活質量都有挑戰。
上海博主「王秋褲」9月27日發表的視頻,分享了他此前採訪的網名為「冰果193」的前上海男排球員的內容。
「冰果193」表示,他是上海男排退役的運動員,是國家一級運動員。他的身高是1.93米,但這個身高對排球運動員來說不占優勢,在役時做副攻手。上海隊也曾拿過全國冠軍。
「冰果 193」的退役之路坎坷。他透露,一些運動員退役後在澡堂裡給別人搓澡,包括全國冠軍。他本人退役以後,曾經做過麥當勞的餐廳經理;廣告公司的廣告業務員等。自己開了連鎖店最後失敗。在頹廢之際看到別人做代駕,因為他喜歡開車,所以也做了代駕。但是這不是長久的職業。
他說,此後他還從事了其它行業,在新冠疫情時期失業。疫情封控結束後,他去開網約車,專門在晚上工作。現在他同時在做直播。
責任編輯:李玲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圖為示意圖。(Jade GAO/AFP)
Previous Article【翻牆必看】發生在中國角落裡的絕望故事
Next Article 受颱風「博羅依」影響 三亞停工停運停航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