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前清華大學校長王希勤簡歷被從基金委撤下

    2025 年 10 月 4 日

    中共證監會擬提高舉報獎金 專家揭體制弊端

    2025 年 10 月 4 日

    台外長華府智庫演講:台美攜手有助區域穩定

    2025 年 10 月 4 日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翻吧中國網
    • 首頁
    • 焦點
    • 兩岸
    • 健康
    • 旅遊
    • 運動
    • 娛樂
    • 翻吧中國網
    翻吧中國網
    Home»翻吧中國網»中共嚴令控制輿情 分析:未來或爆更大抗議
    翻吧中國網

    中共嚴令控制輿情 分析:未來或爆更大抗議

    wp_news2By wp_news22025 年 9 月 26 日尚無留言1 Min Read
    This illustration photograph taken on October 30, 2023, shows the logo of TikTok, a short-form video hosting service owned by ByteDance, on a smartphone in Mulhouse, eastern France. (Photo by SEBASTIEN BOZON / AFP)
    Share
    Facebook Twitter Reddit Telegram Pinterest Email

    中共嚴令控制輿情 分析:未來或爆更大抗議

    中共的輿情監管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即時性與嚴厲性。據多個消息來源透露,高層要求地方政府成立專班,第一時間處置相關消息,確保「零時差」回應;若處置不力,相關官員恐面臨撤職追責。示意圖。(Sebatien Bozon/AFP)

    【2025年09月25日訊】(記者岳莉採訪報導)近期,中國多地接連發生突發事件,包括藝人于朦朧墜樓、茅台鎮八億元建廠遭強行接管等,引爆網絡輿論並迅速成為熱議焦點。與此同時,中共的輿情監管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即時性與嚴厲性。據多個消息來源透露,高層要求地方政府成立專班,第一時間處置相關消息,確保「零時差」回應;若處置不力,相關官員恐面臨撤職追責。
    在中國白酒核心產區仁懷市,重慶泰克公司在當地投資8億元建廠,卻遭遇地方當局強行接管。此事9月24日引發互聯網軒然大波,當天中國各大媒體和社交平台紛紛報導、轉發相關消息。輿論普遍譴責當局的行為近乎強盜,認為:「這不僅關乎單一企業的命運,更觸及地方投資環境、產權保護及政府角色的敏感話題。」
    當地一位製酒廠老闆黃華農(化名)9月25日告訴記者,事件發生後,他第一時間得知情況:「新聞一出來,我手下馬上就跟我講了一個情況。現在就是大門緊鎖,有三個看門的人。」
    黃華農回憶稱:「原來的那個市委書記方國興親口跟我講,整個茅台鎮(貴州仁懷市)就是『開門招商、關門打狗』。把很多人騙過去以後投了錢,你就休想賺錢走。這個過程裡,很多人都吃過虧,包括共產黨國企、央企的都一樣。」
    他進一步披露,中共前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的好朋友馬雲也曾到當地投資,還有王健、陳峰(海航集團聯合創始人)、張高麗的親信張春新,以及多家上市公司,「結果都吃了虧。在這個地方,官員大部分是腐敗的;老百姓也只認當地的資源關係。像我因為是本地人,也比較『凶』,還有關係,就不怕。」
    在輿論壓力下,9月24日晚間,中共仁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紅底白字的《關於網絡輿情的情況通報》,回應近期引發熱議的「重慶泰克公司在茅台鎮投資8億元建廠卻遭強行接管」事件。通報稱,仁懷市已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成立專班,對相關情況展開全面調查,並承諾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同時強調,將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對任何侵害企業正當利益的行為予以嚴懲。
    據接近地方政府的一名消息人士向透露,這份通報的發布「並非地方自發」,而是上級在內部視頻會議上明確要求:「遇到企業、社會焦點事件,必須立即出聲,不能讓輿論空白持續超過24小時。」
    另有多位消息人士透露,中共中央宣傳部及網信辦近期已強化「網絡輿情即時管控」指令,明確要求地方政府快速響應,做到「零時差」處置。如今,在事件發生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內,相關詞條和討論即被刪除或降權,輿論熱度迅速被壓制。
    網民聲音遭「快速清理」
    本月初,男演員于朦朧在公開場合墜樓身亡,引發輿論震動。事件發生後,「于朦朧墜樓」詞條迅速登上微博熱搜,但僅維持不到兩小時便被撤下。隨後,大量網民反映其評論區遭封鎖,部分討論群組被解散,甚至有網民因質疑當局版本而被警方行政拘留。
    在官方通報中,于朦朧墜落被簡化為「不幸意外」,沒有更多細節。對比現場網民的描述,兩者之間存在明顯差異。
    新疆建設兵團知情人士老劉告訴記者,當地政府對輿情高度敏感:「你這裡一旦發生引發輿情的事,必須立即向上級領導和市委宣傳部彙報,並要馬上處理,該封的封,該澄清的澄清。如果把一件地方性事件擴大到全網,全國都知道,那麼你這烏紗帽就難保了。」
    有輿論認為,基層當局的快速出手固然避免了群體事件擴大,但也令社會監督機制幾近失效。知情人士解釋,當局此舉就是為了政權安全:「你沒看到不久前重慶大學城外牆投射的反共反習標語嗎?現在網信辦下了死命令,遇到網絡突發事件,政府、警方必須立即處理,同時通報公安部。」
    類似的「快速清理」並非首次出現。2021年河南鄭州「7‧20水災」期間,微博和微信上大量民眾求助帖在數小時內被刪除,媒體調查文章也迅速消失,引發民憤。同年唐山「燒烤店打人案」視頻廣泛流傳,官方在極短時間內下令刪除大部分影像,並以「造謠」名義拘留部分轉發網民。
    這些案例顯示,中共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已形成一整套應急輿控機制:迅速壓制信息、引導官方口徑、追責地方官員、利用網絡水軍製造「統一聲調」。
    2小時分析輿情24小時上報 分析:長遠會嚴重損害政府公信力
    記者從大陸網民處獲得一份官員內部培訓材料,顯示中共中央在省、市、縣三級官員培訓中反覆強調「誰地發生、誰負責」,並以「問責三步走」作為警示。文件指出:首先,若事件處置不當,將追究主要負責人的行政責任,輕則警告,重則免職;其次,若情節嚴重,還會啟動黨紀處分,例如黨內嚴重警告甚至撤職;最後,若涉及瀆職或玩忽職守,案件將被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該份材料更明確要求:「網絡輿情必須在2小時內完成初步研判,24小時內形成處置報告。」這意味著地方官員在處理敏感事件時幾乎沒有緩衝空間。
    記者翻閱網上資料顯示,今年7月1日,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網站發布的《北京市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顯示:「對於較大網絡安全事件,各區、各部門要在事件確認後2小時內向市網信安全應急辦公室報告。」2日,上海當局發文承諾「30分鐘口頭、1小時書面」向市委市政府報告,並實行「初報、續報、終報」制度,要求及時續報進展與「態勢研判」。此外,陝西、江蘇南京當局均提出在重大事故2小時內上報處理意見。
    北京清華大學一名法學教授對此表示,這種「即時管控」模式短期確實能壓制社會不滿情緒,但從長遠看,將嚴重損害政府的公信力。他說:「很多時候,事件本身如果處理不透明,輿情越是被封鎖,民眾越會懷疑其中有不可告人的內情。比如多年前的北京雷陽事件、江西上饒中學生胡鑫宇失蹤,人家完全有理由相信他的器官被移植了,前幾天網上還有相關視頻被刪除。」
    獨立評論員李建國(化名)也直言:「中共高層現在透過『高壓問責』將風險轉嫁到基層,而地方官員為了自保,會採取最嚴苛的封堵措施。我認為發展下去,整個社會將形成一種『只聽宣傳,不信調查』的氛圍。」
    另一名來自大陸南方的時政學者補充說:「這種壓力下,基層政府越來越像是『網絡消防員』,哪裡有火就去滅,但真正的原因始終不被允許公開討論。長此以往,不僅社會信任感流失,官民之間也會出現不可彌合的裂痕。」
    在微博與小紅書等平台,本報記者觀察到,大量與突發事件相關的評論已經消失,僅剩政府通報的轉發。一位網民在遭刪帖後留言質疑當局:「孩子失蹤不管,抓壞人雷厲風行。該抓的人不抓,該救的不去救。」
    李建國指出,這類質疑多半無法長時間留存,但卻反映出輿論控制下的無力感。學者認為,這種氛圍可能成為社會撕裂的隱性根源。
    「清朗」行動收緊輿論空間 未來或爆發更大規模抗議
    隨著中共運用數字化監控與「即時問責」的推進,網絡輿情管控正進入「分秒必爭」的階段。9月22日,中共中央網信辦正式對外宣布啟動為期兩個月的「清朗‧整治惡意挑動負面情緒問題」專項行動。此次行動重點鎖定社交平台、短視頻、直播等領域,全面排查話題、榜單、推薦、彈幕、評論等關鍵環節。
    根據官方表述,此次網絡「嚴打」目標主要針對所謂挑動極端對立情緒、宣揚恐慌焦慮、虛構災情與謠言,以及偽造政府公告、斷章取義、拼湊剪輯、製造陰謀論等。當局還強調,此次整治將對平台的推薦機制、熱榜排序、話題推送等進行核查整改,並對違規平台或負責人啟動問責。
    對此,網絡評論人士張先生表示,當局的網絡「嚴打」,與最近網民不滿制度的情緒越來越公開表達有關聯。他說,在微信、抖音上的許多發言都被屏蔽:「越來越多的人發表對政府不利的言論。我只是轉發了一些關於經濟下行的新聞,或者寫了一些對日常生活的抱怨,結果不是提示違規,就是圖片發不出去。之前我發了一張蛋炒飯的照片,帳號被封了十幾天。」
    張先生批評中共當局:「官方口徑裡一切都是正能量,但我們生活裡的焦慮和無奈卻沒法表達。現在走在街上看不到幾個人,老百姓都不出門了,為的是省錢。在家裡只能刷手機發言。但現在連發言也受限制。」
    在所謂清網行動啟動後不久,就有平台被約談或通報。例如,字節跳動的新聞平台「今日頭條」被指出在熱搜、話題推薦等環節存在「有害內容」,被當局責令整改;同時,阿里巴巴旗下瀏覽器UCWeb也因允許「敏感、惡意話題」在其趨勢榜單中占據位置而遭到監管介入。
    山東法律學者王志遠(化名)則指出,「清網行動」的最大問題在於界限模糊、標準不明。他說:「什麼算『渲染焦慮』?什麼算『挑動對立』?這些概念高度主觀,往往留給執法者巨大的自由裁量空間。結果是,基層官員為了自保,寧可擴大化、過度化處理,導致正常的批評意見也被封禁。久而久之,公共輿論空間會被清空,而社會矛盾卻被掩蓋下來。」
    有學者認為,短期內,中共這種管控模式可能讓政權避免更多危機,但對民眾的質疑與不滿將不斷積累,未來可能爆發更大規模的抗議。
    責任編輯:孫芸#

    Post Views: 1,560
    Share.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Telegram Reddit Email
    Previous Article日本船主協會:美港口費將削弱中國造船業
    Next Article 白宮:感恩節前 美中貿易談判或有重大進展
    wp_news2
    • Website

    Related Posts

    前清華大學校長王希勤簡歷被從基金委撤下

    2025 年 10 月 4 日

    中共證監會擬提高舉報獎金 專家揭體制弊端

    2025 年 10 月 4 日

    台外長華府智庫演講:台美攜手有助區域穩定

    2025 年 10 月 4 日

    中共推K簽證搶外國人才 民眾強烈不滿

    2025 年 10 月 4 日

    中國人權活動人士徐秦出獄後仍遭受嚴厲監控

    2025 年 10 月 4 日

    湖南瀏陽煙花秀發生意外 火星從空中砸向人群

    2025 年 10 月 4 日
    Add A Comment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owvpn
    Stay In Touch
    • Facebook
    • Twitter
    • Pinterest
    • Instagram
    • YouTube
    • Vimeo
    Don't Miss

    前清華大學校長王希勤簡歷被從基金委撤下

    By wp_news22025 年 10 月 4 日

    None 【2025年10月0…

    中共證監會擬提高舉報獎金 專家揭體制弊端

    2025 年 10 月 4 日

    台外長華府智庫演講:台美攜手有助區域穩定

    2025 年 10 月 4 日

    中共推K簽證搶外國人才 民眾強烈不滿

    2025 年 10 月 4 日

    我要爆料

    請提供EMAIL,以便聯繫索取爆料資料

    About Us
    About Us

    歡迎來到【翻吧中國網】專為大陸及台灣網路使用者打造的無差別媒體播報網。我們致力於揭露中共未曾公開或試圖掩蓋的事實。

    Our Picks

    中共推K簽證搶外國人才 民眾強烈不滿

    2025 年 10 月 4 日

    中國人權活動人士徐秦出獄後仍遭受嚴厲監控

    2025 年 10 月 4 日

    湖南瀏陽煙花秀發生意外 火星從空中砸向人群

    2025 年 10 月 4 日
    New Comments
    • 「WordPress 示範留言者」於〈網站第一篇文章〉發佈留言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Pinterest
    • 首頁
    • 健康
    • 旅遊
    • 運動
    • 娛樂
    • 翻吧中國網
    © 2025 翻吧中國網. Designed by 翻吧中國網.

    Type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