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6日訊】(記者林燕報導)週五(9月5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對中共特別委員會發布一份調查報告,揭示過去十年,中共通過中美大學及研究機構之間的學術合作,間接獲得數十億美元美國聯邦資金用於其國防相關的實體研究。
這份80頁的報告聚焦美國國防部(現已改名戰爭部,以下仍稱國防部)研究經費去向。
報告指出,在2023年6月至2025年6月期間,美國國防部資助了逾1400篇研究論文,這些論文由中美合作完成,其中約800篇論文(超過一半)涉及與中共國防研究和工業基地的直接合作,總計獲得超過25億美元的美國國防部撥款。
國防的經費被用於支持高超音速技術、半導體、人工智能、先進材料和下一代推進系統等領域的研究。
美中大學軍事合作研究 許多項目涉敏感用途
儘管聯邦法律不禁止與這些外國機構進行研究合作,但報告指出,合作對象中有數十家中方機構因潛在安全問題,已被美國政府列入黑名單或限制名單。報告說,許多受資助的項目都有明確軍事用途。
例如:華盛頓州卡內基科學研究所一位地球物理專家為五角大廈從事研究,同時在中國科學院和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擔任雙重職位。其研究領域包括高能材料、氮和高壓物理,這些領域與核武器研發相關。該專家因推進中共國家發展目標而在中國獲中共官方表彰。
卡內基科學研究所回應稱,相關研究屬於公開且非機密的基礎研究,遵守所有美國法律。
在另一個案例中,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ORO)、美國陸軍研究辦公室(ROO)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資助了一項合作項目,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德克薩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該項目重點研究在不確定環境下的高風險決策,研究可直接適用於電子戰和網絡防禦。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隸屬於中共軍方,以航空航天項目出名。
還有一個例子是,美國空軍科學研究辦公室(AFOSR)資助的一項納米級光學元件研究,由紐約市立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CALT)共同完成。CALT是中國最大的導彈武器和運載火箭研發和生產基地,負責高超音速飛彈和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研發。
調查發現國防部存在監管缺陷
對中共特別委員會主席約翰‧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和前眾議院教育和勞動力委員會主席弗吉尼亞‧福克斯(Virginia Foxx)於2024年9月發起這項調查,歷時一年。
調查發現了許多令人擔憂的政策缺陷,其中包括:
1. 國防部研究與工程部門未對其風險框架或執行協議進行實質性更新。例如,僅將少數中共人才招募計劃和國防指定實驗室列入1286限制名單,忽略了政府和私營部門報告的更多風險實體。
2. 國防部未禁止與國防部1260H名單(視為國家安全威脅)的實體開展基礎研究,導致名單實際效力受限,並削弱了研究安全框架。
3. 國防部缺乏對撥款進行後續的合規性檢查或監督,未能有效實施風險緩解措施。
4. 部分國防部官員認為,只要研究「不受控制也不保密」,就應保持開放態度。
報告呼籲終止美國大學與中共軍方實體的合作
報告提出了十多項建議,包括禁止五角大樓與美國黑名單上的實體或「已知屬於中國(中共)國防研究和工業基地」的實體進行任何研究合作。
調查人員強調,他們的目標並非尋求終止與中國的所有學術和研究合作,而是需要終止與中共軍方及其研究和工業基地有聯繫的合作。
報告寫道:「美國納稅人資助的研究沒有理由與有記錄證明協助侵犯人權,或支持中國大規模監控機構的實體進行。」
「如果不能保護美國的研究成果免受外國敵對勢力的利用,將繼續削弱美國的技術優勢,並使我們的國防能力面臨風險。」報告補充說。
美教育部回應
美國教育部副部長尼古拉斯‧肯特(Nicholas Kent)表示,調查結果強調了提高美國大學國際關係透明度的必要性,以及「採取全政府措施防範敵對外國勢力的惡意影響」。
他認為,該報告還「凸顯了聯邦資助的研究項目容易受到外國勢力滲透的威脅」。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2025年8月8日,美國國會大廈。(Madalina Kilroy/大紀元)
Previous Article【佳音時刻】閱兵前夕 大陸A股集體下跌
Next Article 維權人士宋嘉鴻揭露上海黑監牢名錄(十)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