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4日訊】(記者欣玲採訪報導)在經濟下行與「強制社保」政策的雙重壓力下,中國製造業近期出現罷工潮。短短一週內,從河北到廣東、上海、重慶,至少發生七起工人集體維權事件,涉及欠薪、降薪、裁員補償及工廠搬遷等問題。多名受訪者表示,企業將政策成本與市場需求萎縮的壓力轉嫁給普通工人,勞資矛盾日益尖銳。
8月8日上午,上海市閔行區國利汽車真皮飾件有限公司大門外,數百名工人手舉橫幅要求提高裁員補償。一名在車縫崗位工作十年的女工憤怒表示:「工齡一年才補償2,740元,十年才兩萬多,這分明是敷衍。」她透露,公司去年因欠薪引發工人堵路抗議,「那次有多人被抓,今年又遇到同樣問題,我們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同日凌晨,廣州的凱藝紙品包裝有限公司突遭倒閉,廠區空無一人。據工人反映,老闆失聯,公司隨即宣布破產,約兩百名員工聚集廠門口追討工資。一名工人透過視頻表示:「我們廠一年利潤才二十多萬,社保新規一出來,每月要交五十萬,老闆肯定撐不住,8月8日就倒閉了。」
所謂「強制社保」,是指企業必須依法為員工繳納養老、醫療、失業、工傷與生育五項社會保險,且不得減免比例。此舉雖被官方視為保障勞工權益的重要措施,但對於資金緊張、利潤微薄的中小企業而言,無疑增加了用工成本。
企業難以負擔強制社保
廣州的溢績製衣有限公司也陷入困境。員工稱,工資被扣去四成用於繳納社保。8月7日與9日,百餘名工人兩度罷工抗議。一名工人說:「我們每月工資5,000元,社保要交2,000元,老闆要我們自己承擔,扣完只剩3,000元。」
深圳公民勞動權益關注組織前成員劉先生接受採訪時指出:「9月1日開始強制企業繳納社保政策出台後,已有多家工廠無法經營而倒閉。事實上,許多公司原本就在艱難經營,再為員工購買社保,一些利潤低的企業將無法支撐下去。」
欠薪、裁員與搬遷糾紛集中爆發
河北石家莊國藥樂仁堂醫藥有限公司8月6日至7日間,數十名被辭退員工抗議公司違反承諾不願支付補償,且要求老員工自行證明工齡。一位有20年工齡的員工憤慨地說:「檔案都在公司手裡,卻要我自證工齡?明顯是在刁難。」
類似情況在南方製造業聚集區亦頻繁出現。深圳8月11日當天,光明區雷松科技有限公司員工要求公司就搬遷至惠州的補償方案作出說明,並指責其祕密轉移設備;另一家先進半導體設備公司,千餘名工人在廠區內高喊口號,抗議公司未依法賠償。一名工程師說:「公司只承諾『N』倍補償(按工齡倍數計算),但每年盈利數億元,卻沒有給出合理補償。」
在重慶北碚的北大醫藥公司,待崗七年的員工被要求轉崗,被質疑是變相逼迫辭職。一名50多歲的員工表示:「公司既沒說明崗位,也沒提待遇,這明顯是逼我走人。」此舉引發員工抗議。
學者憂勞工陷絕境 呼籲政策調整
大陸資深媒體人、某大學退休教師李松分析道,這波倒閉潮已從南到北蔓延全國,可能造成數千萬工人失業,「除非官方緊急叫停強制社保,否則大量底層勞工將陷入絕境。」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勞工經濟學者指出,在經濟下行背景下,企業為求自保頻繁裁員,而強制社保政策使現金流更為緊張,矛盾最終轉嫁至工人身上。「許多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減薪。今年倒閉的企業數量很可能遠超去年。」
他補充,過去一年已有眾多企業倒閉,今年上半年情況更為嚴峻,全年恐有數千萬家企業關停。從企業、員工與政策的博弈來看,最脆弱的一環始終是普通工人。
責任編輯:李沐恩#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上海國利汽車真皮飾件有限公司工人再度集體抗議。(視頻截圖)
Previous Article《歌手2025》評分僅3.8 創史上最低分
Next Article 江蘇盱眙3.3級地震 南京合肥多地有震感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