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4日訊】(記者沈越採訪報導)2025年初以來,作為經濟支柱的中國製造業與建築業遭遇重創。廣東惠州一家成立近30年的港資電子製造商宣布將於本月底停業;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安徽、江蘇、四川等地四家傢俱設備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龍頭企業破產清算。
近日,一份惠州華訊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訊電子」)的內部通告在網絡流傳。通告說,由於經營困難,公司董事會決定自2025年8月31日起終止經營,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公告向全體員工及合作夥伴致謝並致歉,同時承諾依法妥善處理員工安置及相關事務。
惠州勞工權益關注人士邵先生接受採訪時表示,「華訊電子停業在意料之中。近年來,許多中小型電子廠相繼關門,相關配套行業也受到衝擊,整個地區經濟活動明顯萎縮。」
一位華訊電子員工對表示,他近期才得知公司即將關閉,與9月1日強制社保政策的生效有關。另一位員工透露,公司每月薪資中約1,300元(人民幣,下同)需用於繳納社保,而實際到手僅約2,800元,引發部分員工抵觸。邵先生指出:「並非年輕人不願繳社保,而是企業從工資中扣除社保費,導致實際收入下降,自然引發反對。」
公開資料顯示,華訊電子成立於1998年8月19日,法定代表人為郭曉東,註冊資本1,380萬港元,登記機關為博羅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企業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港澳台法人獨資),經營範圍包括工程塑料製品及塑膠合金、網絡分配器、端子製造,產品全部出口海外。
邵先生介紹,華訊電子曾在消費電子及配套元件領域擁有一定市場份額。但中美貿易摩擦、全球製造業競爭加劇、原材料與人工成本上升,以及海外訂單減少,使不少中小型電子製造企業陷入困境。9月1日的強制社保政策成為壓垮華訊電子的導火索。他預測未來將有更多企業因無法承擔社保費用而倒閉。
中國產業經濟專家彭華(因安全原因匿名,化名)對表示,華訊電子的停業是製造業困境的縮影。
她表示:「房地產和製造業是當前受到打擊最大的行業。訂單向東南亞和印度轉移、國內融資渠道收緊、人民幣匯率波動,加之企業對未來預期趨弱,使資金鏈斷裂風險急劇上升。房地產業的衰退更直接影響製造業發展。」
與製造業情況相似,中國建築行業同樣進入低谷。統計顯示,中國上半年已有超過30家水泥及混凝土企業相繼破產。
引發關注的是,四家具備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企業被破產清算,它們分別是:1958年成立的合肥建工集團有限公司、1968年成立的江蘇順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的江蘇華昊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及2001年成立的中信國安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經濟研究學者黎明(化名)對表示,特級資質企業集中破產「極具警示意義」。
他分析道:「特級資質曾代表高信用、高技術及穩定項目來源,如今這些企業尚且無法維持運營,反映出行業資金回籠緩慢、項目收益率下降,以及地方財政支持能力不足。」
一家不願具名的長三角房建企業負責人對表示,目前建築企業面臨的最大風險是「無單可接、有單難結算」。
他說:「國企建設項目無人敢接,而非國企項目周期長、回款拖延一年甚至更久,而人工和材料成本需立即支付,這種現金流結構讓許多企業陷入困境。」
責任編輯:李宇圓#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中國製造業與建築業遭遇重創。圖為製造業示意圖,一家合資企業的工人在流水線上工作。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小米智能門鎖認錯人 給外賣員門開嚇傻屋主
Next Article 《歌手2025》評分僅3.8 創史上最低分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