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本应是中共享来展示军事荣光、强调军民团结的日子,却在近年逐渐演变为政治清洗的舞台。从李尚福、魏凤和、李玉超、张升民等重量级将领接连被查,到战略支持部队与火箭军高层几乎全军覆没,整个建军系统宛如进入「无将状态」。这种不寻常的现象背后,藏着习近平对军队忠诚度的极端焦虑。
本文将解析这一「庆祝即清洗」的怪诞局面,揭示中共军队早已沦为派系斗争与政权保卫的工具,而非一支有现代战力的专业部队。八一不再是荣耀的象征,而是「谁未被整肃」的死亡清单更新日。习近平将自己困在了权力不信任的牢笼中,每年八一军节,都像是一场提前上演的内部政变预防剧。这不仅反映出中共军中腐败的系统性问题,更凸显出整个政权的不安全感与治理失序。
———————————————————————————————————–
在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军队的建军纪念日,应该是军民团结、士气高昂、国防自信的节日。但在中国,八一建军节这一天,已不再是象征光荣与胜利的典礼,而是充满肃杀与寒气的「整肃公告日」。
八一不再谈荣耀,只谈「谁消失了」
2023年的八一建军节,没有公开阅兵,没有实弹军演,也没有高调表彰。取而代之的,是党媒含糊带过的祝贺词,与网络上一连串「某某将领落马」的热搜。
这并非偶然。过去三年,中共军方高层人事变动频繁,特别是战略支持部队与火箭军这两支中国最为关键的部门,几乎整个领导层都遭到撤换。从火箭军司令李玉超、副司令张振中,到战略支持部队政委张升民,无一幸免。而李尚福作为火箭军出身、曾主掌军工采购与外交军事事务的国防部长,也在2023年突遭免职,之后便神隐至今。
这种大规模「断层式整肃」,在和平时期的军队中极其罕见,若非政变,就是严重信任危机。
习近平为何每年都要清洗军队?
习近平从2012年上台以来,一直把「军权在握」视为核心任务。他曾自豪地说:「党指挥枪是我党的根本原则。」但事实上,他从未真正「放心」过这支军队。
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共军队长期由派系把持,江泽民与胡锦涛时期的军中高层,如郭伯雄、徐才厚、房峰辉、张阳等人,在习上任初期就成了头号整肃对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共军中贪腐根深蒂固,升官靠买官、军演靠造假、军备靠灌水,导致军队对上级命令充满敷衍与虚应。
换言之,习近平虽拥有军队的形式掌控权,但始终没有真正取得军队的「心灵控制权」。而他选择的方式,不是建立制度与专业领导,而是不断清洗、不断换将,藉此让军方时时恐惧、彼此猜忌。
从火箭军到战支部队:为何「清到底」?
火箭军与战略支持部队,是中国负责核打击与信息战的两大支柱,理论上应该是最机密、最稳定、最忠诚的单位。然而近年来的实际状况却正好相反。
首先,火箭军涉入军工采购腐败案早已是公开秘密,许多高官透过「虚报导弹」、「灌水工程」、「低价转高价装备」等手段大捞军费。而战略支持部队更是网络造假与对外宣传的重灾区,不少部队假冒黑客作战,其实只是收集网民言论、编造虚假信息。
当习近平发现,这些表面忠诚的部队,实际上已被利益集团渗透甚至「出卖军情」时,他的恐惧可想而知。
于是,他选择大刀阔斧,全面替换高层,用自己信得过的人接班,即使这些新任命者毫无相关经验也无妨,只要「忠诚」。
八一军节已成恐惧象征
今年的八一军节,是在一种诡异的氛围中度过的。将领们避谈「战力提升」,只谈「维稳守纪」;党媒高调宣传「绝对忠诚」,却避谈军改成果与战备进度。
原本该是表彰战功、提振士气的日子,成了内部压力测试的仪式。谁还活着、谁还坐在会场、谁的名字没有被打马赛克,成了中共官场的「译码讯号」。军队上层人人自危,下层则是士气涣散。
清洗的代价:军心、战力全面流失
这种每年清洗一次的制度性恐惧,不但让军心不稳,更导致专业与战力的大规模流失。习近平重用的不是军事专家,而是政工干部与「听话的人」。而这些人一旦真正进入战场,是否有能力统帅、是否懂得作战,恐怕只有开战那一刻才见分晓。
而对外来说,这样的军队,其战吓力也日渐空洞。台海、南海、美日印澳都在观察中共军队的变化,美军甚至公开预测:这是一支「从未经受实战考验,且内部高度不稳定的军队」。
结语:从军队庆典变成政治「忌日」
八一建军节在习近平手中,已经彻底变调。本应是展示军力、稳定士气的日子,如今却成为每年更新「失踪名单」的时间节点。
中共不再信任自己的军队,而军队也不再相信能靠忠诚换取安全。这种彼此猜忌、忠诚高于专业的军事文化,注定无法建立真正现代化军队。
当整个军队高层每年如临大敌般度过建军节时,这个政权的内部恐慌,或许比外部世界所认知的还要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