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1日訊】(記者曾子衡綜合報導)據報一名在美國商務部工作的華裔公民數個月前赴中國探親,返美前遭中國當局禁止離境,至今仍滯留中國。據四位知情人士透露,當局指控該名男子在申請簽證時未申報在美國政府任職,而限制他出境。
這起事件發生在華盛頓與北京關係緊張之際,遭限制出境的華裔男子是美國專利商標局(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的員工,他因前往中國探親而捲入中共備受爭議的禁止中國公民及外國人離境措施。
中國對美國公民實施出境禁令,一直是中美關係的摩擦點,美國高級外交官已向中方提出關切。一名知情人士表示,「美方已在極高層級向中方傳達訊息,要求放人。」
美國商務部發言人在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相關問題應由美國國務院負責回應。
美國國務院拒絕就此案發表評論,並表示「我們最優先的任務是確保海外美國公民的安全與保障」。聲明指出:「我們密切追蹤這類案件,並已就美國公民的福祉以及這些任意出境禁令對雙邊關係造成的影響,向中方表達關切,並敦促他們立即允許受影響的美國公民返國。」
美國國務院表示,這些出境禁令「往往缺乏明確且透明的解決程序」。
美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Tammy Bruce)2025年3月28日在華盛頓的新聞簡報會上發表講話資料照。(Madalina Vasiliu/The Epoch Times)
這起事件發生在美中關係高度敏感的時刻,該案的特殊性在於涉事人士為美國政府官員。據消息人士透露,這種情況非常罕見,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異常性。
華府方面通常將此類事件視為北京脅迫或施壓特定個人和企業的政治手段,旨在達到其政治或外交目的。
美國眾議院對中共特別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說:「我對中共『人質外交』的又一起案件深感嚴重關切。這是一種策略,而非巧合,令人無法接受。保障所有美國人的自由必須成為首要任務,這不是中國第一次不公正地拘留美國人。」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告訴《時報》,「整體來講,中國(共)雖然感覺要對美國採取緩和的措施,但事實上美中之間的較量和對峙一直在提升。中國(共)有可能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累積未來因應美國的一些相關的籌碼。所以他背後的目的大概是有這種戰略性的籌碼,也有可能是戰術性的。」
2025年2月11日,美國眾議院對中共特別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在華府一項活動中發言。(Madalina Vasiliu/)
專家與前官員表示,過去在中國遭到限制出境的人仍可在國內自由活動,並有機會面會領事官員甚至記者,但其行動往往受到嚴密監控,有些案件可能需耗費數年才能解決。
目前至少有數十名美國公民遭到中方限制出境,其中許多為華裔。確切人數難以掌握,因為此類案件通常需要當事人主動通報美國政府才會得知,但大多數人是在準備離境時才發現被禁止出境,或者因擔心曝光使事件更難解決,而選擇保持低調。
對話基金會(Dui Hua Foundation)主席暨創辦人約翰·坎姆(John Kamm)表示,他知道至少有30起美國人被限制出境的現行案件。他補充說,實際人數可能高達50人,而且案件數正在上升。坎姆表示,有時他每個月會接獲多達兩起新案件,其中許多涉及商人在當地的糾紛。
專家指出,中共當局對出境禁令的要求門檻較低,地方法院可在民事或商業糾紛中下達禁令,無需警方介入。根據中共範圍廣泛且措辭模糊的《國家安全法》,許多人因從事在其他國家被視為合法的行為(例如為商業目的收集資訊)而被拘留或限制出境。
儘管美中政府間緊張局勢未解,美中外交官對今年川普與習近平可能會晤仍抱持審慎樂觀態度。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在馬來西亞峰會期間與王毅會面後,向記者表示川習會晤的「可能性很高」。
美中過去曾達成「囚犯交換協議」,拜登政府去年促成了一項協議,成功釋放了三名美國人。但此類協議通常不包括持簽證被禁止出境的人士,他們通常未被拘押,不符合美國國務院「錯誤拘留」的定義。
(本文參考了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的報導)
責任編輯:李沐恩#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HONG KONG, CHINA - DECEMBER 30: Travellers walk with their luggage at the departure hall of the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on December 30, 2022 in Hong Kong, China. Authorities around the world are imposing or considering curbs on travellers from China as COVID-19 case there surge following its relaxation of Zero-COVID rules. (Photo by 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2022年12月30日,中國旅客帶著行李出現在香港國際機場的出發大廳,準備離境。(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甘肅幼兒園血鉛案定性投毒 被指倉促結案
Next Article 廣州知名裝修公司靚家居停業 創始人墜亡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