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6月19日訊】近期,黃石博仕肛腸醫院因存在令人觸目驚心的「過度醫療」行為,被判處支付逾53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懲罰性賠償金。
北京商報官方帳號6月19日報導,根據衛健部門對黃石博仕肛腸醫院的調查報告,該院在抽查的125份病例中,竟有113份存在「過度醫療」問題,占比高達90.4%。具體行為包括對未達手術指徵的患者實施手術,甚至為有手術禁忌症的患者進行手術。檢查還發現,該醫院的整體手術率超過90%,遠遠高於當地醫療機構40%的平均水平。
黃石市衛健委綜合監督科科長熊應紅介紹,正規流程要求患者需經多級醫生診斷討論後方能手術,但黃石博仕肛腸醫院卻規避這些程序,手術方案由門診醫生制定,患者通常入院當天就接受手術。醫生被指控誇大病情,利用患者的焦慮心理誘導其手術。例如,醫生肖某曾說服一名無手術指徵的痔瘡患者同意手術。
此外,案件材料顯示,多名醫生在手術過程中擅自增加或更換更昂貴的耗材及藥品,以收取更高費用,事後則以「手術情況緊急」等理由搪塞患者。
黃石博仕肛腸醫院透過多個互聯網平台投放廣告,以「專注肛腸胃腸診斷與治療」「電子肛門鏡檢查30元」「幽門螺桿菌檢查80元」等平價優惠吸引患者。然而,患者楊女士在某短視頻平台公開表示,聲稱幾百元的檢查費,實際卻被收取七八千甚至上萬元的費用,引發大量網友跟評吐槽類似經歷。
資料顯示,黃石博仕肛腸醫院成立於2015年12月,是一家民營醫院,設有7個科室、80張床位,年均診療手術患者超過1500人。辦案人員透露,該醫院歷任股東在全國多個城市開設肛腸醫院,其實際控制人及關聯人名下有多家公司。
湖北省黃石市檢察院對此案立案並提起公益訴訟。法院最終判處黃石博仕肛腸醫院向當地公益損害賠償金賬戶支付涉案金額三倍的懲罰性賠償金,共計53萬餘元。截至今年5月底,這筆懲罰性賠償金已支付完畢。
對此,北京晚報評論指,黃石博仕肛腸醫院的「過度」行為已達肆無忌憚的程度。治病救人的手術台絕不能淪為斂財的「收銀台」。此案也呼籲社會各界舉一反三,進一步維護醫療衛生秩序,引導包括民營醫院在內的醫療機構規範執業。
責任編輯:方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