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5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自今年年初重新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乏力。知名諮詢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和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由於中共持續將意識形態置於經濟之上,中國明年的經濟仍將疲軟。
週三(10月4日),榮鼎集團與大西洋理事會公布了名為「路漫漫其修遠兮: 中國探路者年度記分卡」(Running out of road: China Pathfinder 2023 annual scorecard,鏈接)的報告。研究者在報告中說:「中國經濟穩定面臨的結構性威脅,從未如此之大。」
分析師們認為,儘管「清零」封鎖確實損害了中國企業和消費者的情緒,但中國嚴重的經濟低迷,並非疫情造成的,而是中共當局「經濟體制改革失敗」所致。COVID-19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反而掩蓋了經濟上的根本問題。
報告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可能低於4%。
「鑑於今年迄今尚未公布重大改革,預計2024年將出現類似疲軟」,報告指出,「如果北京宣布了有意義的根本改革,2024年的經濟增長可能因調整過程的困難,而進一步放緩。」
不久前,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到2020年代末,中國的GDP規模將超過美國。然而,該報告根據美中目前的表現推測,這種情況在本世紀都不會發生。
目前,中國經濟正面臨一系列結構性不利因素,包括房地產業暴跌、地方政府債務激增、私營部門和外國企業信心疲軟,以及人口迅速老化。人們認為,中國可能陷入長期的經濟停滯。
「過去,北京可以將政策改革一腳踢開;如今,他們已走到了這條路的盡頭。」分析師們寫道。
報告也指出,北京過去10年秉持著「不考慮經濟後果的強硬對外政策」,這造成了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風險。報告強調,過去幾年,歐美越來越重視所謂的「去風險」進程,包括管制技術出口和對外投資審查。
「雖然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這些舉措並不令人意外,但像德國這樣長期依賴中國出口市場的國家,也願意參與這些對話,這一事實表明一個巨大轉變。」該報告說。
責任編輯:李琳#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A tourist carrying a backpack walks along Bund promenade past the city's skyline financial district in Shanghai on August 30, 2011. Tropical Storm Nanmadol headed towards China August 30, forcing tens of thousands of boats back to harbour, after leaving a trail of destruction in Taiwan and killing 16 people in the Philippines. AFP PHOTO / Philippe Lopez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PHILIPPE LOPEZ/AFP/Getty Images)
圖為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一景,資料照。(Philippe Lopez/AFP/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喜事變喜劇 安徽新郎接親差點接走別家新娘
Next Article 【晚間新聞】中共十一軍報洩機密 分析:軍心不穩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