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訊】(記者林燕綜合報導)隨著美中貿易戰升級,中共越發希望擺脫對美國高端芯片的依賴,不被美國卡脖子,卻又無能為力。《華爾街日報》消息稱,在貿易戰背景下,北京通知國內汽車製造商,希望確保使用至少四分之一的國產芯片。但知情人士表示,該目標很難實現。
4月底,中共悄悄給予大部分美國芯片關稅豁免,這凸顯了其在芯片領域的弱點。《華日》說,業內人士稱,豁免關稅的決定是在中國汽車製造商遊說之後做出的。
美國在高端芯片領域掌握著主導權。雖然美國芯片僅占中國進口芯片的一小部分,但用於汽車的關鍵芯片,例如微控制器(MCU,相當於微型計算機)以及處理信號的模擬芯片一直以來依靠進口。此類產品都出現在中方的豁免清單上,北京最近給予美國進口的90%以上芯片豁免。
過去十年裡,儘管中共要求減少對外國芯片的依賴,但中國的芯片進口額一直在增長,而不是下降。根據中共海關的數據,2024年中國芯片進口額達到4,120億美元,同比增長10%。
中共要車企提高國產芯片使用量
《華日》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共近期通知國內汽車製造商,希望確保使用至少四分之一的國產芯片。但知情人士表示,該目標很難實現,因為去年年底時這一比例才達到約15%。
大陸媒體的報導也證實了這一點。在2024全球汽車芯片創新大會上,芯擎科技創始人、董事兼CEO汪凱公開表示,中國產芯片的全球整體占比仍然低,可能不足10%,計算類芯片的整體占比更低,不到5%。
他說,相比電源類、通訊類、控制類等芯片,大算力計算類芯片是中國面臨的最重大挑戰與瓶頸。
「大算力計算類芯片主要應用於兩大領域——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這兩個領域,對未來汽車尤其是智能汽車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他介紹說。
汪凱透露,如今每輛網聯汽車至少需要配置3000顆芯片,包括控制芯片、傳感芯片以及計算芯片等,遠遠超過過去的芯片數量要求。
汽車芯片設計時間長 測試周期也很長
《華日》說,芯片設計通常需要一年半到兩年時間。知情人士稱,考慮到更嚴格的安全要求,汽車芯片還需要額外兩到三年時間進行測試和驗證。
此外,大型全球芯片企業傾向於為汽車製造商提供完整的產品組合,同時中國汽車製造商也不願轉向未經市場檢驗的本土芯片製造商,因為這些芯片商只能提供一種或少數幾種產品。
中國智能汽車嚴重依賴美國芯片
儘管中國芯片公司經常打出「國產」、「中國芯」的口號,但現實是,中國仍依賴部分對汽車和其它工業品至關重要的美國芯片。
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2023年,中國市場智能駕駛芯片的裝機量排行中,美國特斯拉(Tesla)的FSD芯片以約120.8萬顆的銷量位居榜首,市場份額占37%;英偉達(Nvidia,輝達)的Orin-X芯片以109.5萬顆銷量緊隨其後,占33.5%。
在智能駕駛芯片領域,英偉達憑藉單顆高達254TOPS算力,已長時間位居榜首,並遠遠甩開了對手。例如,理想、小鵬以及極氪等車企旗下主銷產品,均搭載英偉達Orin-X芯片,並採用高通8155或8295作為智能車機芯片。
此外,美國的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以及歐洲的英飛凌(Infineon)、恩智浦(NXP)和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還有日本的瑞薩電子(Renesas)也都在汽車芯片領域占主導地位。這些芯片不如驅動高端智能手機和人工智能(AI)應用的芯片先進,但對汽車運行不可或缺。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2025年4月24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的第21屆上海國際汽車展覽會上,仰望U7汽車展出。(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中國中鐵業績持續下滑 基建市場整體需求走弱
Next Article 習近平提議讓機器人參加足球隊 網民調侃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