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川普政府近期表示希望通过关税谈判缓解贸易战的紧张局势,但中国问题专家认为,美中经济脱钩的趋势可能已难以逆转。随着美中贸易战不断升级,关于「新冷战」的讨论持续升温,中共正遭国际孤立。美国智库警告,经济脱钩不仅可能加剧地缘政治紧张,甚至有引发军事冲突的风险。
美中关税战加剧脱钩 中共体制难促成公平贸易
自4月9日起,美国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升至145%,中共随即以125%的报复性关税响应,两大经济体几乎陷入一种实质上的「贸易禁运」状态,导致全球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虽然白宫近日释放缓和信号,但前景仍不乐观。
《华尔街日报》4月23日援引白宫官员消息报导,美国正考虑将中国商品的关税降至50%至65%。川普(特朗普)日前亦表示,若与中方达成协议,关税将会大幅下调,但「不会归零」。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4月22日在一场私人投资峰会上透露,尽管美中关税战正值高峰,但川普的核心目标「并非经济脱钩」。据CNBC报导,贝森特在这场由摩根大通在华盛顿特区主办的私人峰会上表示,美中双方都认识到「现状不可持续」,他预计贸易战将在近期趋于缓和。贝森特希望中共推动经济由出口导向转向消费导向,而美国则加速制造业回流,以符合两国当前的实际需要。
然而,中国目前消费支出仅占GDP的40%,相比之下,美国的消费占比高达70%。中共当局将产品大规模出口至全球,却未能激发国内消费,被广泛认为是当前贸易紧张的根源之一。
资深媒体人、中国问题专家方伟表示,美中贸易战的升级并非川普政府单方面可以左右。他在4月23日播出的《方伟时间》中说,贝森特希望中共推动内需增长,这是一种理想化的设想,因为中共政权本质上不会改变其贸易政策。
方伟进一步解释,中共的经济模式长期以来是「重制造、轻消费」,将资源集中用于对外输出,从而为政权与权贵集团积累财富,而非提高全民福祉。若转向「重消费」,则意味着需提高人民收入,而这可能对中共政权构成结构性威胁。
方伟认为,川普所追求的是贸易公平:如果美国将关税降至45%,那么中共的关税应降至10%以下,否则川普仍可能继续上调关税。
此外,方伟强调,中方在谈判中常提出「美方不得限制技术出口与投资」,但这恰恰是美方无法让步的关键点。技术管控并非关乎关税,而是美中战略对抗中的重要筹码,反映的是双方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处于零和博弈的现实。
美中贸易战升温 新冷战逐步成型
美中脱钩趋势的不断深化,使得「新冷战」的说法日益频繁,引发各界对地缘冲突甚至军事摩擦的担忧。
早在川普首个任期内,2018年6月6日,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克莱蒙麦肯纳大学政治学教授裴敏欣就在《评论汇编》(Project Syndicate)网站上发布文章说,美中关系正在演变为长期的战略对抗甚至全面冷战。美国越来越确信,对华接触政策已彻底失败,而继续让中共进入美国市场、获取技术资源,等同于「资敌」。因此,推动经济脱钩、限制技术出口,成为美国的战略选择。
《华尔街日报》今年4月21日刊文称,川普重返白宫不到三个月,美中已经对彼此实施了事实上的贸易禁运,经济战也正蔓延至新的领域。随着脱钩加剧,美中之间可能已走上超越贸易领域的「冷战」之路。
文章引述美国前外交官、现任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中国中心负责人里克‧沃特斯(Rick Waters)的话说,「新冷战」一词如今已难以否认,美中正陷入持续的经济脱钩,且当前没有任何「护栏」能有效阻止局势升级蔓延到其它领域。
目前,美国可能继续限制中共获取敏感技术,而中共也可能加大对美方在印太地区盟友的战略胁迫。4月10日,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Sam Paparo)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应密切关注中共在台湾周边日益频繁的军事动作。
尽管当前美中对抗主战场集中于经济与科技领域,但与20世纪美苏冷战相比,其战略结构与阵营对立的格局高度相似。美国信奉「自由、民主、人人在上帝面前平等」的制度理念,而中共奉行极权体制与无神论,两者之间的制度与价值观分歧,几乎不可调和。
世界在选边站 中共正遭国际孤立
随着美中矛盾持续恶化,全球正被迫重新划分战略阵营。实际情况是:各国纷纷远离中共,鲜有国家愿与中共深度绑定。
4月9日,川普宣布对大多数国家暂停「对等关税」政策,为期90天,仅对中共维持145%的高关税。此后,美国迅速展开与多国的贸易谈判。4月23日,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美国目前已与至少90个国家展开贸易谈判。
面对川普「全球对等关税」压力,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原本对中共依赖较深的东南亚国家,正在重新评估政策立场,更趋向与美国发展长期战略合作。东盟经济部长4月10日集体表示,希望尽快与美国展开关税对话,并承诺不采取报复性措施。
中共一度试图通过拉拢越南对抗美国,但最终遭遇失败。4月14日至15日,中共党魁习近平访问越南,意图借机拉拢越南。央视旗下「玉渊谭天」甚至放话称,「谁拿着中共去给美国当投名状,中共绝不答应。」
然而访问刚结束,越南立即在4月16至20日接待了美国高级外交官欧尼尔(Sean O’Neill),并传出将向美方采购24架F-16V战机的消息。越南总理范明政(也译作范明正)4月18日表示,越南和美国有着「独特的纽带」,越美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与其它国家的关系」。
早在4月2日,美国宣布了对各国的对等关税之后(越南为46%),越南就立即表示愿意对美国实施零关税,通过谈判换取美国取消对等关税。
《上报》指出,习近平此行本想构筑「抗美联盟」,但越南并不买账。双方签署的声明内容含糊,只提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而越南过去常用这类话术,是在暗指中共在南海的作为。
时评人钟原认为,中共高层的「硬碰硬」外交策略再次失利,反而把自己推到了孤立的悬崖边。本指望有人能拉一把,却又不愿好言相求,反而出言不逊地威胁,中共如果继续按照「玉渊谭天」的逻辑行事,就等着跌下深渊吧!
战略重组加速 中共边缘化危机浮现
展望未来,全球正面临一场深层次的战略重组。中共体制的不透明、缺乏信任,加之对外胁迫政策,令世界各国对其日益警惕。而川普主导的「对等关税」政策,正在成为促使全球战略再平衡的关键推手。
如果中共继续拒绝进行结构性改革,不愿在制度与贸易规则上与国际接轨,恐将在国际孤立中被彻底边缘化,从大国滑向「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