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陷入关税战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东南亚三国。北京学者分析,中国希望与东南亚国家协调、合作,但目前包含东盟成员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更关注的是如何避免这些协调与合作,破坏他们各自与美国的关税谈判。
习近平自14日起访问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并于今日结束行程返回北京。正值美中关税战之际,习近平出访东南亚三国备受关注。其中,中国如何在关税战中巩固与东南亚三国的关系,以及东南亚如何在美中间的夹缝中生存,也成外界瞩目焦点。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分析,中国希望与这些国家协调与合作,但对东盟成员国、蒙古、日本、韩国等国而言,这些国家更关心的是,如何避免这些协调与合作,破坏他们各自与美国的关税谈判。
时殷弘称,这些国家担心习近平高调访问,「这些国家元首清楚,如果这出戏演得太热闹,会遭到川普惩罚」。
针对美中关税战后续发展,时殷弘认为,在关税问题上,虽然中国一再宣称川普必须先谈,但目前除了中国以外的诸多国家都向川普让步,川普忙着在他的优势下谈判,所以在可预测的未来中,川普很可能不会向中国低头。
时殷弘指出,目前中美关系可能有三种走向,一为双方互相采取「非关税措施」,诸如中国限制美国好莱坞电影进口、更严格管制稀土出口等措施,而美方则可能会打击中国货币,这些非贸易问题上的升级,很可能使地缘政治问题更加危险。
第二种情况是双方僵持不下,局势没有进一步升级,但也没有谈判;三是在有谈判的基础下停战,但停战很容易因缺乏互信而失败。
时殷弘举例,2020年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在几个月后认为自己吃了大亏,双方的互信已达到历史最低点,「所以即使有谈判,谈判产生了修正,也很不牢靠,可能会崩溃」。
川普对世界各国发起对等关税攻势,重构全球贸易体系。习近平此次出访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试图藉由扩大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应对美国关税战,但在这些东南亚国家与美国展开关税谈判前,美中各自与东南亚的关系都仍是关税战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