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4日訊】(記者寧海鐘綜合報導)中共官方2月23日發布中央一號文件,無例外也與「三農」(農業、農村、農民)有關,並已連續五年以鄉村振興為主題。不過中共所搞的「鄉村振興」遭中國民眾詬病,評論人士則認為中共各級政府胡鬧,鄉村振興已形同爛尾。近年當局還鼓動利益集團搶農民地盤,引發非議。
一號文件認形勢差 「鄉村振興」被指有爛尾之嫌
2月23日,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名發布的本年度中央一號文件,標題為「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紮實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六部分內容,涉及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壯大縣域富民產業」、著力鄉村建設,等等。
文件指出,國際環境複雜嚴峻,中國發展面臨的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越是應對風險挑戰,越要夯實「三農」工作基礎。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對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形勢比較糟糕,去年當局的政策效果並不明顯,再加上美國川普政府上台後對中共的各種大招不斷出來。中央一號文件雖然發布,但2025年中國經濟的不確定性度非常高,其「三農」政策能否有效落地還難說。
中央一號文件多涉及「三農」方面,中共新華社稱,今年是中共十八大後當局發布的第13個以「三農」為題的中央一號文件。
記者發現,「鄉村振興」最早出現在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的標題,之後2021至2025年連續五年以此為題。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表示,這次一號文件主題仍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具體內容並無新意。官方加了一個前綴,強調是「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但習時代的改革,人們都知道只是個幌子罷了。
2024年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已討論了「鄉村全面振興」。但中共「鄉村振興」搞了多年,現在似乎有爛尾之嫌?
習近平2021年宣布創造所謂全國脫貧後,在中共國務院扶貧辦基礎上重組、單設了國家鄉村振興局。但到2023年的「機構改革」,又將之併入農業農村部,成了一塊加掛的牌子。負責鄉村振興的中共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去年5月落馬,他在任期間出現過引起非議的「水稻上山」、「農管隊」。
廣遭負評的中共「農管」隊伍,前兩年大量出現在中國農村。(網絡截圖)
中共搞鄉村振興出現不少笑話。比如山西省鄉村振興局2021年花費近900萬元(人民幣,下同)採購一套防止返貧監測系統,在網上引發嘲諷。
王赫表示,歷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是紙上文件,很難落地,落地過程中又不斷鬧笑話。之前把鄉村振興局獨立出來又掛空,已能說明當局對所謂「三農」問題並沒有一個根本的方略,才朝令夕改。
李林一表示,中共這幾年都搞所謂「鄉村振興」,今年繼續提這個概念,說明過去的措施沒有效果,投入的錢被層層貪腐,打了水漂。在各級政府的操弄下,所謂「鄉村振興」變成胡鬧,實質上形同爛尾。
在「鄉村振興」概念出爐前,習近平曾親自推的「廁所革命」就被官媒批評陷於爛尾。習近平2015年4月曾就「廁所革命」作出指示,各地農村一窩蜂地開始大搞「廁所革命」,「廁所革命」耗費巨資,但到2021年1月,中共新華社罕見批評「廁所革命」是「傷心工程」,是「面子工程」。官媒舉例,遼寧省瀋陽市5年來,投入過億元改建了8萬餘個廁所,但棄用的超過5萬個,2016年到2018年建設的室外廁所大多廢棄。
中國博主紛紛吐槽「鄉村振興」
中央一號文件提到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鼓勵和引導城市人才服務鄉村」,等等。
在中國經濟下行之下,城市百業蕭條,多位中國博主反映,現在城市捲不動了,開始捲農村了。
女博主「卜老闆」發視頻說,「年前的時候,我們那個商會,縣政府那邊來人了,說讓我們回鄉創業投資。然後過年回家,我們村支書那邊也在統計這個事,就是只要村裡面在外邊做買賣的,都統計一下。現在這個政策就是振興鄉村,鼓勵年輕人回鄉創業。」
但她質疑,「城市現在已經捲不動了,可是回村幹啥呀?」「養牛不行,養豬不行,養雞更不行,就是回村做短視頻還可以。」
博主「趙建強」表示,越來越多的原本在城市裡面創業的人紛紛湧向農村湧向鄉鎮,他們把城市的一套模式搬到城鎮上,結果又出現農村的內捲。舉例在兩年前,他們鄉鎮上開了一家奶茶店,當時生意非常火爆,但沒能夠維持一年的時間,相隔200米又開了一家奶茶店。之後在相隔個五六百米,又開了一家奶茶店。久而久之造成有的商家開始倒閉,「現在鄉鎮上各行各業最終的結果也是兩敗俱傷的一個局面」。
博主「人才龍偉」說,他返鄉投資電玩城花了二十多萬,一分錢都沒賺到,就宣布倒閉了,倒閉的原因卻在於沒關係,營業執照和消防執照也辦不下來。
(網路截圖)
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加強基層黨建及所謂「文明鄉風建設」。一直以來,中共特別注重對農村的維穩和意識形態灌輸,農村並沒有因此變得繁榮和文明。
一位女博主(略去名稱)發視頻揭露中共鄉村振興運動的實質。她說,農村已經是空心化了,居住的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還有一部分是貧困戶。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折騰農村呢?就是在農村容易榨取油水,容易升職。這些人每年就會打掃打掃衛生,刷刷白牆,賣賣保險,給單身漢做點文章,喊喊口號,開個會拍個照,要不再弄一場節目,應付一下文化振興,一點正事不干,幹的都是一些扯淡的事。
她譏諷說,明明是農村,非得按照管理城市那樣來管理農村,農民家裡養點雞鴨,餵個豬羊,門口種點菜都不行,這不是扯淡嗎?讓維持了幾千年的中華民族的優秀文明傳承的鄉土社會蕩然無存,反倒製造出農民更大的危機,弄得村裡沒人,也沒產業了,還在那裡天天喊著鄉村振興,這個社會是不是奇怪了?
博主「賽文教育鄉巴佬」說,鄉村為什麼振興不起來?曾經風靡一時的水稻上山,當時花了幾千億搞的,現在全部成了廢墟,農民得到什麼好處了?鄉村為什麼振興不了?就是因為表面工程形象工程太多,看起來很好看,很震撼。鄉村振興的幾千億的資金,全部貪到了少數人的口袋裡,跟農民一點關係都沒有。
圖為中國農村的留守兒童。 (Photo by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王赫表示,中共講的鄉村振興,是從脫貧之後開始的,當局2020年宣布全國脫貧,人們都知道本身是個謊言。由於農村是中共的統治根基,中共非常擔心失控,但其實際所做的就是折騰。「中共現在對農村的管治發生了倒退,過去村長是海選,村長和黨村支部書記分開擔任,現在是黨書記主任一肩挑。過去還提過鄉村自治,現在根本就不提了,就是黨管一切。而這個黨的代表基本都是一些流氓土匪,農村治理走向流氓化。」
「鄉村振興」變央企民企跨界搶農民地盤?
和2024年的中共中央一號文件一樣,今年的文件提出繼續要求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並大篇幅談「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強調「加大高產高效模式集成推廣力度」。
根據中共官方此前規劃,中國到2030年將建成12億畝高標準農田,當局並為此投入了大量財政資金,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到2025年,在全國建設一千家國家級生態農場,帶動各省建設一萬家地方生態農場。
習近平日前在開民企座談會時,曾提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中國的民間資本,像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早就進軍農業。2021年,馬雲旗下媒體並公開他考察歐洲農業的行程。2021年9月,網絡上流傳馬雲現身浙江省嘉興平湖,參觀了好幾個農業大棚,疑似在阿里的數字農業基地。
央企也在搶農民地盤。除了中糧集團和央企保利集團這些中國農業領域的重要央企巨頭,去年以來,中鐵十四局等多家央企跨界務農,還有不同性質的大集團進入農村搞規模化種地。更多央企跨界搶農業地盤的趨勢,引發網友擔憂中國農民的出路。
央企中鐵十四局改行種地引爆網絡。不少博主擔憂央企與民爭地,未來農民出路在哪裡。(視頻截圖/合成)
王赫對表示,央企、民企到農村搶地盤,能否賺到錢還是另一回事,其實很多是為了騙中共政府的產能補貼。
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周娟去年底撰文表示,她這兩年經常聽到種地大戶的擔憂和抱怨。近年農業成本上升,利潤空間很小,但種地大戶真正擔心的是國企央企進村搶地盤。國企央企進入農業種植產業,動輒上萬畝,大戶們在拿地上根本競爭不過國企央企。
周娟文章說,現在進入農業種植的國企央企一類是涉農企業,一類是完全與農業無關的企業。現在企業搞農業種植經營是很難賺錢的,甚至虧本的,央企為何熱衷進入呢?她解釋說,一些企業進入農業種植,是為了通過拿國家補貼或轉包賺錢;一些企業則是一邊領國家補貼,一邊賣自己企業的化肥農藥;還有一些企業是因為企業有了大量固定資產,又有正常的經營流水,就能進行融資操作,玩的不是農業而是金融。
責任編輯:孫芸#
推薦閱讀:
劉亞洲落馬內幕:遭批「給臉不要臉」
法媒:王岐山可能遇到了麻煩
前軍官:中共中央軍委成了黨魁的夫妻店
習家軍各起山頭 何立峰「廈大幫」浮出
分析:刀把子爭鬥 中南海「除內奸」或掀驚濤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his photo taken on January 7, 2023 shows elderly people sitting in front of a house in a rural area in Tai'an, China's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Since Beijing reversed its zero-Covid policy last month, a whirlwind of cases has crammed hospitals with elderly patients and sparked a free-for-all over limited supplies of medicine. And in the countryside China's yawning wealth gap fuels wide healthcare disparities between cities and the countryside, with underdeveloped rural areas seeing a chronic lack of doctors, equipment and expertise. (Photo by Noel CELIS / AFP)
歷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多以「三農」為主題,而近年主打的「鄉村振興」被指形同爛尾。圖為2023年1月7日,山東省泰安市農村地區幾名老人坐在一所房子前。(Noel Celis/AFP)
Previous Article前貿易顧問:川普鋼鋁稅劍指中國產能過剩
Next Article 三退聲明精選(2025/02/23)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