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4日訊】(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沉寂多年之後,華為首次宣布手機全球計劃,在海外發布Mate XT三折智能手機。專家表示,與其它產品相比,這款手機是雞肋,難以找到用戶群,僅僅是一種宣示意義。在缺乏先進芯片及谷歌軟件的情況下,全球擴張仍路漫漫。
華為為何海外發布Mate XT?
2月18日,華為在馬來西亞推出了全球首款三折智能手機Mate XT ,此次發布會是美國制裁華為海外手機業務以來,華為在國外規模最大的產品發布會之一。
2019年美國實施制裁後,失去美國技術的華為,其手機業務幾乎被國際市場淘汰。研究公司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數據顯示,華為海外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僅為0.3%。
華為Mate XT採用三折設計,可以在單屏、雙屏或三屏模式之間切換,完全打開時可展開至10.2英寸。重量300克,比所有的iPhone都重。
該設備仍然採用華為麒麟7納米9010芯片組,操作系統為HarmonyOS 4和Android 12的EMUI 14.2。
儘管這款手機以歐元定價,但暫時不會登陸英國或美國,目前僅確認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和墨西哥發售。
2023年華為發布的Mate 60及2024年發布的Mate 70系列手機,主要針對中國市場,尚未宣布全球發售。但華為Mate XT不同,在去年9月20日在中國發布時,Android Authority透露,這款手機將於2025年第一季度在全球市場發售。反映出在主流產品無法與蘋果競爭的情況下,製造華而不實的科技噱頭吸引眼球。
台灣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綉雯。(王綉雯提供)
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綉雯對表示,主要是一種宣示意義,表示華為滿血復活,沒有被美國制裁所擊倒。
「這就是華為和OPPO、小米等手機民企不同之處。華為不是只注意市場盈虧的民間企業,它代表中共的技術自立,在國際絕對不能認輸。」
她認為,華為了解目前無法搶回歐美市場,先鎖定東南亞和中東國家的富人階層或統治階層。選擇在和中國關係良好、華僑勢力大、富裕人數較多且位於一帶一路重要位置的馬來西亞發布。
硅谷工程師鐘山對表示,華為選東南亞非歐美發售,是為了規避制裁風險、降低壓力與成本的謹慎布局,為全球復甦試水。
他解釋說,歐美市場准入難、政治壓力大;而東南亞限制少、環境友好,有僑社為愛國推廣新機,可以收割海外韭菜;而中東地區土豪雲集,是高端玩物顯氣質的試驗場。
恐難以找到用戶群
華為Mate XT除了華而不實的三折外觀,也是一款極其昂貴的設備。
華為Mate XT的海外售價為3,499 歐元(3,660 美元),幾乎是三星折疊手機 Galaxy Z Flip 6和iPhone 16的三倍。
這引發了人們對其市場可行性的質疑。同樣的價格可以在購買一部手機、一台筆記本電腦和一台平板電腦後,還能剩錢。雖然華為希望用一台設備取代三款設備,但問題是,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鐘山表示,對於過日子的人來說,這種設備特別彆扭,沒有實用性,感覺很怪異。
「如果是生產力需要,要一本正經做與掙錢有關的事情,用戶會更樂於用筆記本電腦和大屏幕iPad, 而不是三折疊機,所以華為這個工具是很怪的。」他說。
鐘山表示, Mate XT應該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用戶,是否能誕生這樣的用戶還不好說,可能只能吸引土豪和愛國流量。
手機屏幕上顯示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式的圖示,包括臉書、Instagram和WhatsApp等等。(Chandan Khanna/AFP via Getty Images)
儘管Mate XT的設計相當前衛,但分析師認為,由於缺乏谷歌服務,意味著用戶無法使用Netflix和Gemini AI助手等熱門應用程序,對歐美消費者來說是一個重大障礙。
也有用戶指出,沒有谷歌應用並不是唯一問題,EMUI 14中有許多令人沮喪的小問題,比如缺少應用抽屜及無法向下滑動以查看通知。
王綉雯表示,華為手機無法下載和安裝谷歌應用程式,對終端使用者而言,一下子就成為高端玩具,既不便利也沒有娛樂價值,頂多做為備用,而不能成為主要工具或設備。
鐘山表示,對於習慣蘋果或微軟的操作系統的用戶來說,鴻蒙操作系統界面有點稀奇古怪。大屏幕追劇視頻需求很難實現, Netflix不支持的話,海外追劇男女都難以接納。
他說,華為解決不了鴻蒙生態問題,手機生態系統類似於沼澤地,最豐富的多樣性在於小軟件、小廠商,華為不願意跟小廠商打交道,而這正是建立生態的關鍵。
花裡胡哨的雞肋
業界人士表示,華為三折手機另外一個問題是,一是折疊屏鉸鏈摺痕問題仍然存在,二是高昂的維修成本,華為Pocket2更換全新屏幕價格約在3000元人民幣以上。
若參考Pocket2的屏幕維修成本,三折疊屏購置成本疊加後續可能出現的維修成本,Mate XT使用成本至少在2萬元人民幣。
鐘山表示,華為三折疊屏新機很雞肋,和傳統直板手機相比,海外無法順利維修,維修成本太高。三折疊手機太奇怪了,國內維修師傅都沒見過。而且華為條款也很苛刻,不是華為授權還不能修。
他指出,和商務辦公電腦相比,價格比高配置商務辦公電腦還貴。這個價格可以買三個或四個acer筆記本電腦;和大屏平板電腦比,遊戲畫面又不如平板電腦大,整個操作體驗又不如平板電腦;娛樂玩家們也很苦惱:三折疊雙手的手持感很尷尬,放不下雙手手指,單手很陌生,無法單手操作。而且很多海外遊戲也沒得下載。
還有用戶反映,如果大部分時間完全展開三折顯示屏,電池用不了幾個幾個小時,而大多數同尺寸的平板電腦電池容量幾乎是它的兩倍。
一些網友也紛紛留言批評這款手機:「300克的重量比一般手機重一半的重量,價格比iPhone +iPad+mini還要貴,誰會買呢。」
「買這個手機的人是有什麼政治任務嗎?」
「華為三折手機耐用性非常差,鉸鏈沒法換,只能和屏幕一起換,換一次和買新差不多,關鍵是還監聽!!!」
「華為就愛搞形式主義。這意義在哪?除了貴,有點花裡胡哨。這麼薄,電池不夠用。我只想要一個充一次電用三天的手機。」
「輕便不如單屏,大屏不如平板,定位尷尬的產品。有這錢我為什麼不直接買部iPad?」
「你就算是折四折我們也不會買,一個留後門的手機,還沒售後服務的東西,買了也是交智商稅。」
全球擴張困難重重
Mate XT在海外發布的日期,充滿了美中科技競爭的火藥味。去年9月20日,蘋果全球市場推出了iPhone 16系列,同一天華為在中國推出了Mate XT。
2月19日是蘋果作為一款平價機型iPhone 16e發布,華為Mate XT則提前一天搶先發布。
王綉雯表示,華為搶先在蘋果低價iPhone 16e發布之前,推出三折疊手機,也有互別苗頭和相互叫陣的意味,高調彰顯其所謂「領先」的優勢。
2024年9月20日,蘋果iPhone 16系列新機在台開賣,此次推出4款機型,分別為iPhone 16、iPhone 16 Plus、iPhone 16 Pro及iPhone 16 Pro Max。(宋碧龍/)
在缺乏先進芯片及谷歌軟件的情況下,華為手機的全球擴張計劃困難重重。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華為手機鴻蒙系統和硬件創新能否成功仍不確定,這次海外擴張,更多地側重於維持全球品牌影響力,特別是在那些對中國科技公司接受度較高的市場,而非推動銷量。
王綉雯表示,美國對中共的芯片制裁,嚴重拖延華為手機的疊代和性能。
「更何況在硬件方面,華為也有良率不到位的問題。除非華為能推出『遙遙領先』現有iPhone或安卓手機的軟件應用,否則並不看好華為手機能搶回多大的海外市場。特別是蘋果現在推出低價手機,應該會進一步壓縮華為的海外空間。」
鐘山表示,陌生的發售地點,鴻蒙生態系統不完整,充滿不確定性。蘋果理念上不認同複雜的操作方式,蘋果又有豐富的生態環境,與華為新機不在比較之列。
「鑒於全球供應鏈限制、芯片可用性和軟件生態系統限制等持續挑戰,華為長期成功仍不確定。」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OPSHOT - Chinese tech giant Huawei's new trifold phone Huawei Mate XT is displayed during its launch day at a Huawei store in Hangzhou, in eastern China's Zhejiang province on September 10, 2024. Chinese tech giant Huawei on September 10 unveiled the world's first triple-folding phone at more than three times the price of the newest iPhone, hours after its US competitor lifted the curtain on its own new handset built for AI. (Photo by AFP) / China OUT (Photo by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9月10日,中國科技巨頭華為的三折疊屏手機Mate XT在位於杭州市華為專賣店上展出。華為推出的這款手機價格是最新款iPhone的三倍多。(STR/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獲救日本人爆料:緬甸詐騙園區老闆為中國人
Next Article 白酒市場內卷 多家酒企祭出「休克療法」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