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7日訊】(記者楊旭綜合報導)2025年開年,中國光伏業投資875億元(人民幣,下同)擴產175GW,但2024年光伏產能嚴重過剩、產品價格暴跌,導致企業利潤普遍下滑,大面積陷入虧損。分析指出,地方政府代建廠房、代采設備、巨額補貼,成為光伏企業逆勢擴張的主要推手。
投資875億 光伏產能逆勢擴產175GW 幾乎沒利潤
華夏能源網日前統計發現,2025年1月,中國光伏全產業鏈有23個項目進行公示、簽約、開工、建設等,總規模近175GW,總投資額超875億元。這些擴產項目,投資10億元以上者18家,更有3家達到百億規模。
中共國家能源局發布的中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為277GW,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速高達28%。
中國光伏產業大肆擴張的同時,產能嚴重過剩、價格暴跌。據中信建投研報,到2024年底,光伏主產業鏈,即矽料、矽片、電池片、組件的產能分別達到1447GW、1160GW、1193GW、1428GW,各環節產能過剩都在一倍以上。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2024年多晶矽價格下滑超35%,矽片價格下滑超45%,電池片、組件價格下滑超25%。
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曹仁賢在2024年全國光伏大會上說,「(光伏)行業普遍『失血』,毛利率極低,幾乎沒有利潤」,「現在有企業低於成本價投標,這就是自殺式行為」。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截至2月10日,已有43家光伏企業預告2024年「成績單」,其中31家出現虧損,占比超過七成,歸母淨利潤合計虧損超過500億元,另有38家企業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占比接近九成。
中國光伏企業6巨頭通威股份、隆基綠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TCL中環,2024年除晶科能源實現微薄獲利外,其餘5家合計歸母淨虧損約達310億至341億元。
仕淨科技跨界進軍光伏 112億 投資中自有資金僅3.5億
華夏網文章指出,代建廠房、代采設備,甚至「拎包入住」……過度友好的招商政策下,光伏企業不用太多投入就能實現產能擴張,企業的擴張野心自然高漲。即使最終出現危機項目黃了,亂攤子也是地方政府和投資機構一起扛的,企業不用承擔全部損失。
在地方政府眼裡,這些光伏項目承載了地方發展優質產業支柱和民生就業重任,又已為其進行了大量投入,半路終止絕無可能,如今是硬著頭皮也要上。
文章提到,2025年1月8日「仕淨新能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製造基地項目」節能報告獲批。
報告顯示,項目位於四川省資陽市,業主是四川仕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蘇州仕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仕淨科技」)、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科能源」)合資成立。項目投資41億,建設年產20GW矽片+20GW太陽能電池片的研發製造基地。
根據2024年3月8日,仕淨科技發布的一則公告,仕淨科技、晶科能源僅支付購買設備款項,而且購買設備資金將通過35%自有資金和65%自籌資金解決。
項目場地、廠房基建、機電設施等建設費用全部由資陽市地方政府出資建設,同時資陽市政府對項目給予新建項目補貼、設備購置補貼、租金補貼、綠電政策補貼、高級管理和技術人才補貼、回購補貼等相關補貼。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會長王勃華在2024年光伏行業供應鏈發展(溫州)會議說,「地方政府入戲過深,把很多業績光伏的項目搞成了業績工程,所以業績工程很不容易下馬。」
據四川經濟網近日報導,該項目是資陽自設市以來首個成功引進的百億級大項目,項目全面投產後,年產值將高達200億元,同時帶動就業機會增加,預計將有四千餘人受益。
根據仕淨科技官網介紹,註冊資本一億元,是一家環境污染治理綜合研發製造企業,其主營業務和光伏並無關係。
早在2023年1月份,仕淨科技就有過與地方政府合作的先例。2023年1月9日,仕淨科技與安徽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的《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書》顯示,總投資最高不超過112億元,建設年產24GW高效N型單晶TOPCon太陽能電池項目。
但仕淨科技2023年1月9日回覆深交所的關注涵顯示,建設資金中25億來自政府代建,19.3億元來自政府補貼,而來自自有資金的銀行存款只有3.5億元,包括但不限於廠房基建、機電設施、生活區辦公區配套設施等建設費用全部由寧國市墊資代建。
江蘇藍豐跨界進軍光伏 連續兩年收到政府補助超億元
除了代建代買設備外,現金補貼也是地方政府吸引光伏企業落戶的重要手段。
江蘇藍豐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藍豐」)2024年6月18日的一則公告顯示:2024年,子公司旭合科技分四筆共得到滁州市政府1.07億元的補貼,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425.52%。
2023年公司年報顯示,子公司旭合科技分別於2023年9月、10月收到固定資產投資補助共1.08億元。
旭合科技成立於2022年7月14日,是一家位於安徽省滁州市的光伏企業,從事N型晶矽光伏產品的生產製造。其母公司江蘇藍豐和仕淨科技一樣,主營業務和光伏產業並無直接關係,主要生產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及精細化工中間體等。
「代建廠房」已成地方政府招商標配
中國光伏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曾指出,「地方政府推波助瀾,金融機構趨之若鶩,跨界企業無序湧入,最終導致產業供需失衡。」
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2024年9月指出,在產業招商過程中,代建廠房不知不覺已經成了標配。地方政府普遍承諾會為光伏企業代建廠房(如果地方政府沒有為企業代建廠房,那麼一定會有其它的優惠政策來替代)。
趕碳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024年7月在官方微博發文指出,光伏行業內卷到現在,企業還能自掏真金白銀加大投資的其實並不多。卷到最後,實際上卷的就是各地政府。
皇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6月30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總投資100億元的20GW TOPCon太陽能電池項目,廠房和機電設施由阜陽市政府代建。
湖南華民控股集團股份有限2023年6月15日在回覆深交所的關注涵中表示,總投資40億的年產10GW拉棒切片二期項目,以及新增10GW拉棒4GW切片項目,採用「代建-租賃-回購」模式。其中工程建設投資超過13億,包括新建生產車間、倉庫以及廠區配套設施等,由雲南省祥雲縣政府代建。
責任編輯:孫芸#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HUAI AN, CHINA - JUNE 11: Workers install solar panels at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40MW photovoltaic on-grid power project of China Huaneng Group on June 11, 2018 in Huai an, China. The first phase with installed capacity of 30 megawatts will be put into operation at the end of June this year. (Photo by VCG/VCG via Getty Images)
圖為2018年6月11日,中國江蘇省淮安市,工人在40MW光伏併網發電項目的施工現場安裝太陽能電池板。(VCG/VCG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外界议论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失势? 专家亓乐义:仍稳握军权
Next Article 江蘇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任上被查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