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4日訊】(記者寧海鐘、駱亞採訪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今年1月開啟第二任期後,美國外交格局大變,重新調配資源,對美洲、歐洲、中東乃至全球部署有新的動向。專家表示,美國的矛頭其實均指向中共。川普未來在全球圍堵中共的力度會比拜登時期更強,規模上可能更高。
美俄接觸 俄烏將停戰 分析指中共是最大損失者
川普週三(2月12日)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分別與他通電話,兩人都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他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未來會見面,可能是在沙特阿拉伯會面。克里姆林宮也表示,普京和川普已同意會面,且普京已邀請川普訪問莫斯科。
這次會晤將標誌著美國與俄羅斯關係的重大轉變。
2025年2月13日,莫斯科一家禮品店裡擺放著繪有普京(右)、川普和其妻子梅拉尼婭(左)畫像的傳統木製套娃。(Tatyana Makeyeva/AFP via Getty Images)
按目前美方釋放的和平方案,烏克蘭不太可能收復所有失地,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切實際,但戰爭一旦結束,美國將致力於維護烏克蘭主權。
英國、法國和德國等歐洲大國已表示必須參與談判,強調只有公平的協議和安全保障才能確保持久和平,並表示已準備好加強對烏克蘭的支持,並使其處於強勢地位。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對表示,接下來的和平談判對烏克蘭不見得是一個最好的結果,但至少當戰爭結束之後,歐洲的市場會復甦,同時不需要再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歐洲可以再去買俄羅斯的天然氣。其實利益受損最多的就是中共政權,因為俄羅斯能源不用便宜賣中國,中國在未來能源產品價格會上漲,所以美國每一個步驟其實都是劍指中共,中共日子會越來越難過。
美防長宣示:美國從歐洲抽身 確保遏制中共
2月12日,美國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呼籲和歐洲國家分工合作,歐洲人管理歐洲大陸的安全,而美國專注於應對中共威脅和自身邊境問題。
海格塞斯在北約總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會議上表示,「美國優先考慮遏制與中國(中共)在太平洋地區的戰爭,也認識到資源不足的現實,並做出資源權衡,以確保威懾不會失敗,遏制不會失敗。」
葉耀元對表示,現在美國的政策是先解決掉其它區域會消耗美國資源的衝突,例如烏俄戰爭、以哈衝突,對美國在戰略意義上沒有這麼大的所謂發展中國家,與之相關的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被裁撤。
「現在趕快讓烏克蘭跟俄羅斯和解,讓戰爭可以停下來。這對歐洲雖然不見得是一個最完美的結局,但是至少他們現在所面臨最大的挑戰擱置了;以哈衝突也是,這可以讓以色列或者歐洲國家跟美國站在抗中(共)路線上做更多的努力,畢竟這個和平是川普帶來的,是美國帶來的。」
葉耀元表示,美國未來在印太戰略上可能有更多對抗中共的部署,除了經濟上對中共封鎖,在幫助其它國家處理戰爭問題之後,可以取得更多歐洲重要友邦的支持。在安全上面,美國就可以把資源從另一個區塊拉到印太戰略區,所謂的第一島鏈上面,所以對北京來說,壓力越來越大。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鍾志東對表示,美國要避免兩面作戰,一邊是在印太地區,一邊是在歐洲,所以川普已經很清楚地表示希望歐洲的盟友能夠負起最主要的責任,這樣才能讓他專心地對付中共。
川普上台後美軍艦首度航行台海 專家:釋美重視台海安全
美軍證實兩艘船艦本週航經台灣海峽。這是川普今年1月就職以來,美軍軍艦首度航行台海。美國海軍表示,這次航行的艦艇包括阿利‧伯克級(Arleigh Burke-class)導彈驅逐艦「拉爾夫‧約翰遜號」(USS Ralph Johnson),以及探路者級(Pathfinder-class)海洋測量船「鮑迪奇號」(USNS Bowditch)。
資料圖:美國海軍「拉爾夫‧約翰遜號」(USS Ralph Johnson)於2017年7月18日試航。(公有領域)
中共軍方2月12日稱「全程跟監警戒」美國船艦,指責美方「傳遞錯誤信號」。台灣國防部則表示,認同友盟國家展現航行自由,指責中共機艦逾越海峽中線意圖威懾台灣。
葉耀元表示,川普上台後北京就有壓力,從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或軍方的回應可以看得出端倪,過去中共認為和美國還可以談,它的姿態放得很高,拜登執政的時候,如果同樣的事件發生,北京是氣急敗壞的。現在美國的軍艦穿越台灣海峽,北京反而沒有做出太強烈的反應,可能是不知道怎麼處理。
他認為,北京可能在猜測到底川普把所有資源拿來抗中共是真還是假,是不是還可以跟川普做交易?因為川普是商人,但不管如何,如果川普是以美國國家利益為出發點,對中共軍事上的制衡只會越來越強烈。
鍾志東表示,川普假如要全心對付北京,會想盡辦法增加自己反制北京的籌碼,而不會輕易地把有利的籌碼放棄,譬如說台海議題,川普不太可能讓步。因為假如川普有所讓步,就會破壞他對抗中共的底氣,更會影響美國在印太地區最重要的盟友日本,以及帶來印太周遭盟友對美國的信任。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所所長歐錫富對表示,這是川普上任以來第一次美國艦艇通過台海,而且是兩艘,其特別重要的意義就是表示美國關切台海的和平穩定。這表示美國非常重視台海安全,幾乎跟上一任拜登一樣。當然,這只是一個表態。
美國全球戰略布局陸續展開 分析指矛頭均指向中共
南中國海情勢也越來越敏感,除了菲中關係緊張,澳大利亞國防部週四(2月13日)表示,中共戰機於週二(2月13日)在南海上空,朝一架正在執行巡邏任務的澳洲空軍P-8偵察機發射了照明彈。中方則聲稱澳大利亞軍機蓄意侵闖中國西沙群島領空,中方驅離。
歐錫富表示,美國最近也在跟菲律賓、日本等國家進行聯合演習,美國航空母艦也有在南海活動,表示美國和盟友對付中共在南海、台海、甚至東海的威脅。「日本首相跟川普也剛見面,也同意日本增加國防預算占GDP的2%,還要投資美國一兆美元(天然氣)。川普在印太地區的一連串活動,表示會注意防範中國(中共)勢力的擴張。」
日本首相石破茂2月7日訪美,與川普會談並發表聯合聲明:兩國將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為暴力持續、動盪的世界帶來和平與繁榮,並追求「日美關係新的黃金時代」。
2月7日,美國總統川普(右)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日本首相石破茂(左)握手。(Jim Watson/AFP via Getty Images)
另外,2月13日,美國總統川普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華盛頓會晤。川普當天表示,美國將從2025年開始增加對印度的軍售,並最終向印度提供F-35戰鬥機。
作為川普內閣中著名的鷹派代表,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上任僅三週多,就於近日完成對巴拿馬、薩爾瓦多、哥斯達黎加、危地馬拉和多明尼加共和國的首次出訪,他積極推動川普總統的「美國優先」政策,並大力遏制中共對西半球國家安全的威脅。
美國國務院2月13日表示,國務卿盧比奧將於13日到18日前往歐洲和中東訪問。聲明說,盧比奧與高層官員的交流,將促進美國在推動區域合作、穩定與和平方面的利益。
葉耀元認為,現階段世界就只有兩大強權,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中共政權。中共一直想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的霸主,而美國政府在確保美國的優先。
他認為,川普未來在全球對中共的圍堵,力度會比拜登時期更強,甚至是規模上面也有可能更高,因為拜登時期在俄烏戰爭、以哈衝突中,把大量美國的資源給消耗掉了。如果這兩個戰事得到完滿解決,美國就可以更容易把軍事部署放在印太戰略區。歐洲因為俄烏戰爭得到解決,也願意花更多的心力放在跟美國同盟一起來抗中共,這對中共來講會造成更大的壓力。
不過他也認為,歐洲完全跟美國站在同一陣線的可能性沒有那麼高,但至少在外交政策會跟美國合作,尤其是對中共的經濟封鎖上,至少有關技術上的流通,歐洲必須要跟美國合作,不讓高端的技術流入中國。
「假設歐洲有十顆雞蛋,過去有六顆放在美國,四顆放在中國,未來可能變成七顆放在美國,三顆放在中國,或者是八顆放在美國,兩顆放在中國。但你要他把雞蛋全部從中國撤出來,目前可能性還是很低的,因為畢竟歐洲大多數的科技廠商或者製造商跟中國都還是有密切的合作。」他說。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陳世民對表示,在經濟上,相信川普會繼續通過關稅的手段對付中共,尤其是川普要讓製造業回流美國,這方面最需要去對付的就是中共。另一方面,川普要通過擁有在全世界最強大的軍事實力,阻止任何國家發動戰爭。如果俄烏戰爭結束,美俄關係有所和緩,川普接下來要對付的就是中共。「因為全世界最有可能會接下來發動武力去謀取利益的就是中共,它在台海、南海有種種軍事行動,都是川普總統想要去阻止的。」
陳世民認為,按川普的執政理念,美國現在針對中共的一系列動作,會對中共產生非常大的制約作用。
責任編輯:林琮文#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2025年2月7日,馬里蘭州安德魯斯聯合基地,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登上空軍一號時揮手致意。(Roberto Schmidt/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時事金掃描】川普和普京通話引軒然大波
Next Article 回應川普關稅計劃 賴清德:擴大對美投資採購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