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3日訊】在中國白酒行業出現了出廠價格高於銷售價格的倒掛現象之後,很多酒企停止接受新訂單,即「控貨穩價」策略,但是有業界人士認為這不是長久之計。
據和訊房產2月12日報導,在中國新年之前,中國很多品牌的白酒就出現價格倒掛的現象,像五糧液第八代普五在淘寶百億補貼頻道的價格是885元(人民幣,下同)/瓶,與線下渠道955元/瓶價差顯著,也遠低於出廠價1019元/瓶。
中國新年期間,次高端白酒在的動銷表現疲軟,部分區域市場甚至出現價格倒掛20%~30%的現象。平安證券分析說,由於商務需求疲軟,次高端白酒依然承壓,動銷同比仍有較大幅度下滑。
面對白酒市場低迷,今年1月份,五糧液在華東、華南、華中等多個區域暫停第八代普五(52度)的全渠道供貨,以穩定價格。1月10日,貴州珍酒下發通知,停止接收第三代「珍十五」(含無獎)產品銷售訂單。1月21日,李渡酒業下暫停供應李渡高粱1308申遺獻禮、李渡高粱1955、李渡高粱1975等產品。
中國新年期間,酒企今世緣發布通知,暫停接收42度500ml國緣四開、對開銷售訂單。2月6日,洋河股份宣布江蘇省內暫停接收第六代海之藍銷售訂單,同時還對夢之藍M6+實施嚴格的配額管控政策,對於不符合相關要求的市場暫停接收銷售訂單。
目前,白酒企業以「控貨穩價」為核心策略,多家頭部白酒企業暫停部分核心產品供貨的做法仍在繼續。
對此,業內人士普遍的認為,停供帶來的價格修復更多是短期效應,能否長期維持還需看市場供需關係的變化以及企業的後續策略。
白酒分析師肖竹青認為,進行控量保價的行為是一個技術手段,白酒行業本質上需要改善的是供求關係,但這背後存在經濟環境、社會就業等多重因素相互影響,從根本上來講,還是需要恢復消費信心。
酒水行業研究者歐陽千里表示,今年酒企的停貨舉措與往年相比有所不同:「今年停貨是為了挺住核心單品價格,讓市場有序發展,而往年大多是為了吸引經銷商打款進貨,以防產品提價或無貨可賣。」
對於酒企的「控貨穩價」策略,很多網民都表示不認可。
「陳棟」認為:「價格變化,需求端在變化才是真正核心原因所在。酒廠玩弄的手段,收效只能見一時,最終還是不會起太大作用。」
「張銳」也說:「控貨提價就是車市曾經玩的飢餓營銷,但現在的白酒市場環境還有這條件嗎?」
網民「張希彬」則表示:「控貨後馬上別的白酒就補充上來了!別太自信了,中國大的很,少幾家地球一樣轉。」
責任編輯:劉毅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為了抑制價格下跌,很多酒企實行了「控貨穩價」的營銷策略。圖為2012年11月20日,北京一家超市的推銷員在向一對老夫婦推銷白酒。(WANG ZHAO/AFP)
Previous ArticleS妈凌晨再喊话「我要上战场」!疑开战汪家人:不信正义唤不回
Next Article 寧波男子在餐廳內持劍砍人 致數人受傷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