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百年真相》。
文化大革命是一個瘋狂的年代。
1966年10月,也就是文革開始後兩個月,中共中央批准將「宣傳毛澤東思想和文化大革命」作為駐外使領館的主要任務。
官方自吹自擂地宣布「世界已進入毛澤東思想的新時代」,不惜血本地把《毛主席語錄》小紅書推銷到一百多個國家去,聲稱「世界人民最愛讀毛主席的書」,「喜得這紅寶書,就像久逢甘露,霧航見燈塔」。
中共鼓動許多國家的左派大搞示威,包括當時被英國統治的香港。當文革的瘋狂席捲到了香港的時候,引發了香港「六七暴動」。
今天,就讓我們回顧一下這段往事。
複製澳門「成功」經驗
1966年12月,澳門爆發「一二·三事件」。事件的起因是當地華人和葡澳殖民政府之間的矛盾。
當地的左派利用這些矛盾,藉著中共「文革」風暴,引入文革時的鬥爭手段,大搞所謂「反殖愛國」活動,進一步加劇當地華人和澳葡政府之間的衝突。
最終誘使澳門葡萄牙軍隊向抗議的人群開愴,打死八人,打傷二百多人。隨後,葡澳總督被迫在毛澤東的大肖像下當眾認錯道歉。
毛澤東想在香港重演這一幕,迫使英國人低頭,於是導演了一場暴動。
當時的香港左派受澳門左派在「一二·三事件」中大獲全勝的鼓舞,到澳門學習所謂的「鬥爭經驗」。
據《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一書記載,1967年初,當時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梁威林、副社長祁烽兩人在內部會議總結澳門的「勝利」時,聲言要在香港「大幹一場」。此後新華社香港分社及左派陣營積極尋找發動鬥爭的機會。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新華社香港分社實際上是中共的港澳工委,全名是中共廣東省委港澳城市工作委員會,是1978年前中共負責管理在香港的地下黨組織的機構。新華社的社長和副社長擔任港澳工委的書記和副書記。
「政治工潮」
1967年4月開始,香港幾家工廠爆發勞資糾紛,引發罷工,警方到現場戒嚴,與工人發生衝突,導致一些工人受傷,一些被捕。左派就利用這些機會將事情鬧大。
工人以及支持者上街集會示威。示威者仿照中國大陸文革的做法,手持《毛主席語錄》,高喊革命口號。警方施放催淚彈及木彈驅散示威者,拘捕超過100人。
工潮演變成了暴動。工人與警察對峙,用石頭和玻璃瓶襲擊警察。當局鑒於事態嚴重,宣布東九龍實施宵禁。
隨後,暴動逐步擴大,大批群眾上街聚集,放火燒車。當局出動大批英軍和防暴隊鎮壓。
中共稱港英當局的做法是「民族迫害」,「野蠻的法西斯暴行」,中共政府支持「香港市民上街抗暴」。
香港左派陣營提出的口號包括「打倒港英」「結束港英法西斯暴政」「港英不低頭就走頭」等。
當時,香港的街頭寫滿了「黃皮狗」「白皮豬」的字句。黃皮狗最初是指香港警察中的華裔警察,後來包括在左派發起罷工期間繼續工作的公務員和公共服務業的工作人員,後來擴大至所有不參與左派鬥爭的香港華人。白皮豬是指英國人。
成立「鬥委會」
1967年5月,香港的親共左派宣布,成立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簡稱「鬥委會」。
鬥委會以「反英抗暴」為口號,聯合各親共團體數百人,手持《毛主席語錄》前往港督府示威遊行,並在港督府門外張貼大字報。
鬥委會試圖以暴力手段鬥垮香港政府,連日在香港各區發起騷亂,方法包括搶掠、縱火等。
情況進一步惡化,警方發射催淚彈鎮壓,示威者與警方發生流血衝突。
為了繼續擴大事端,中共給香港左派打氣,公開暗示會提前收回香港。
《人民日報》在1967年6月3日的社論中呼籲香港左派「隨時準備相應偉大祖國的號召,粉碎英帝國主義的反動統治」,使香港左派有恃無恐。
中共領導的中華全國總工會還通過中國銀行匯款一千萬港元到香港各界鬥委會,支持鬥委會發津貼給左派工人罷工及鬥爭。
罷工罷市罷課
6月,左派鼓動香港各界罷工罷市罷課,想要拖垮香港的經濟。
罷工主要涉及到當地的交通運輸行業和公共事業部門,包括天星小輪、油麻地小輪、九龍巴士、中華煤氣廠等。
香港十大專業學院也成立了「鬥委會」,學生們在學院裡散發傳單與標語。
與此同時,中共也與鬥委會發起的罷工罷市配合,限制向香港的食品和水的供應。即使香港天氣乾旱,也拒絕把水賣給港府。
但是,拖垮香港經濟的計劃沒有奏效。
《六七暴動》一書中表示,最初九龍的新蒲崗塑膠花廠發生勞資糾紛不是無理取鬧,因為廠方的規定中包括「工人操作的機器一旦損壞,資方不發工資」,「不准工人請假,廠方不會為請假的工人保留職位」等內容,而且港府在勞資糾紛中偏向資方。
但是,「隨著抗爭升級,左派逐漸將事情政治化,忽略了原本能爭取市民同情的勞工福利課題,並慢慢地失去了鬥爭的支持基礎。」
根據《第三條戰線:「六七暴動」中的「經濟戰」》一文,罷工罷市雖然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沒有達到癱瘓香港經濟的效果。參加罷工的工人最高峰時有14萬人,只占當時香港勞動人口的十分之一。
對於多次參加罷工、不願復工的工人,都被開除,並且由新聘的工人取代。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鬥委會無力繼續發放罷工津貼。
罷工罷市在7月初結束,只維持了一個月。
遍地炸彈 人心惶惶
由於罷工罷市得不到普通市民的響應,左派就採取更加恐怖的手段,開始進行炸彈威脅。這讓普通的香港人更加不支持激進的左派。
據《明報月刊》後來的報導,1967年5月至12月,左派在香港各地放置和投擲了超過8,000件懷疑爆炸物,其中有超過1,100枚是真炸彈。
香港「六七暴動」期間最有代表性的恐怖事件之一是一名電台節目主持人在批評左派之後被人伏擊,因此喪命。
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人林彬,本名林少波,多次在節目內對鬥委會的暴行予以批評,譴責左派分子在香港的街頭放置炸彈。
8月20日下午,一名八歲女童與她年僅兩歲的弟弟在街頭玩耍時被一枚經過偽裝的炸彈炸死。慘案震驚香港社會。
林彬在節目中譏諷左派不得民心的恐怖活動,譴責左派暴徒為「無恥、無良、無能、污穢、邋遢、下流、賤格的港共分子」。
而親共報紙《大公報》及《文匯報》沒有報導兩名兒童被暴徒炸死的消息,卻在新聞版發文揚言要對林彬不利。《文匯報》更在報導中將林彬的名字都以諧音改為「臨殯」,暗示他將臨近死亡。
8月24日早上,林彬駕車載堂弟林光海去上班的路上遭到伏擊。有裝扮成修路工人的人攔住他的車子,再由同夥向車內潑汽油及縱火,林彬兄弟被燒至重傷,後來不治身亡。
林彬和堂弟被伏擊幾個小時後,左派媒體《新晚報》就刊出標題「鋤奸突擊隊司令部公告」的文章,承認焚燒林彬事件是所謂「鋤奸突擊隊司令部」的「鋤奸」行動,文中稱林彬為「民族敗類、港英走狗」,謀殺是「執行民族紀律」,聲言仍會繼續「制裁其他敗類」。
1967年的香港沒有手機或者傳呼機,就連固定電話也不多,而有關林彬被伏擊的新聞在事件發生幾個小時後就見報,並且以半版篇幅詳細描述林彬被伏擊的經過,因此社會輿論認為左派團體是早有預謀殺害林彬。
殺害林彬的凶徒至今仍然逍遙法外。林彬的遺屬由中華民國政府接往台灣居住,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在1968年8月發出總統令褒揚林彬,林彬兄弟的靈位被放入忠烈祠。
金庸家被郵寄炸彈
《明報》的創辦人兼社長查良鏞,也就是武俠小說家金庸,當時對於「六七暴動」的態度十分明確。他曾經多次在文章中表明反對文化大革命以及中共煽動的暴動。
這大概跟他的家庭有關。金庸的父親查樞卿在1951年中共發動鎮反運動時,因為是被中共劃分的地主階級而被處決。
金庸被親中共的組織稱為是「漢奸」「走狗」「賣國賊」及「豺狼鏞」等等,不斷進行詛咒和辱罵。
《香港夜報》等左派媒體在7月7日刊登了被中共當局列為漢奸的首批四人名單,其中包括金庸,聲稱名單內的所謂「漢奸」將會被執行「民族紀律」的最高刑罰。
林彬在8月24日被殺害後,金庸被親共分子列入六人暗殺名單中的第二位。
金庸的住所隨後收到郵包炸彈,幸運的是他的家人發現郵包的來歷可疑,沒有拆開,而是報警,然後由軍火專家檢查及將炸彈拆除。
金庸一家還受到暗殺威脅。他只好放下《明報》業務,帶著家人到新加坡暫避。
金庸離港期間,承印《明報》的印刷廠曾經被搗亂,還曾經有數百名左派暴徒闖入當時《明報》編輯部所在的大廈,準備對《明報》大肆破壞。
不過《明報》早有防範,已將門口的招牌和標示辦公室位置的指示牌全部拆下來,並且緊鎖大門。左派暴徒在大廈內花了半小時都找不到《明報》編輯部。後來,警察趕到,《明報》辦公室才躲過一劫。
「六七暴動」結束後,金庸才返回香港,受到香港政府保護一直到1970年代末。
這就是「六七暴動」,也叫1967年香港左派暴動,而當年的紅衛兵、親共團體及《人民日報》稱它是「香港反英抗暴鬥爭」。
據統計,「六七暴動」造成最少51人死亡,包括11名警察、一名英軍拆彈專家及一名消防員,超過800人受傷,包括200名警察。
好了,今天的節目就到這兒了,謝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歡迎訂閱乾淨世界頻道:https://www.ganjing.com/channel/1f702725eeg3uz4eAgKxHgadC1kh0c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0WwxWijk8NemAqLtqj4Sw
訂閱Telegram群組:https://t.me/bainianzhenxiang
《百年真相》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