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4日訊】(紀者寧海鐘、駱亞報導)鋼鐵價格一降再降,虧損逐步增大,中國鋼鐵企業頻頻陷入困境。近期32家鋼廠發布停產檢修信息,一批工廠因為破產而停爐,千億鋼企江蘇德龍鎳業也走向破產終局。專家分析,房地產和汽車產業萎縮對鋼鐵產業是滅頂之災,但還有更深層原因,中國鋼鐵產業的大量破產是計劃經濟必然失敗的典型案例。
千億鋼企德龍鎳業陷破產困局
綜合南都週刊、上游新聞等陸媒消息,2024年7月以來,曾經的千億鋼企,江蘇德龍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龍鎳業」)及旗下27家公司,陸續被法院裁定合併重整,正面臨困局。
德龍鎳業由號稱「民營鋼鐵大王」的戴國芳一手創辦。這家民營鋼企一度成為僅次於青山集團的全球第二大不鏽鋼供應商,在江蘇省內的鹽城響水、常州溧陽、徐州賈汪、泰州戴南及海外的印尼等地均有生產項目,如今卻在高速擴張後資金鏈斷裂,資不抵債,無奈走向破產終局。
28家被裁定重整的德龍系公司涵蓋了響水、徐州、戴南三地的公司。
溧陽項目的三家項目主體公司不在名單中。在此之前,溧陽國資已悄然控股這三家項目公司。目前溧陽項目的承包商與溧陽國資產生了債權糾紛。德龍系溧陽項目的承包商是富煌鋼構,在項目公司股權發生變更後,溧陽國資作為控股方拒不支付此前遺留的工程欠款超10億元(人民幣,下同)。
鋼鐵白菜價 行業利潤腰斬 32家廠停產檢修
中國鋼鐵業存在結構性問題,低端供應過剩、高端大量進口,「大而不強」問題突出。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粗鋼產量7.68億噸,但重點鋼鐵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56.39%。
新浪財經報導,自2024年8月以來,中國鋼廠虧損逐步增大,工廠盈利率直線下跌,鋼材現貨出貨困難,需求持續走弱,工廠紛紛加入檢修大軍,國內已有32家鋼廠發布停產檢修信息,一批工廠因為破產而停爐,而導致這些工廠破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一降再降的鋼鐵價格。
唐山鋼坯在2024年7月30日跌至四年來的最低價每噸3120元,與四年內最高價每噸5820元(2021年5月13日)暴減2700元。
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1月中旬,全國流通市場鋼材價格全面下跌。
有大陸自媒體發文質疑,多家鋼鐵廠宣布破產,鋼鐵變白菜價,損失慘重。「如此重要的材料,按理說是供不應求,其價格勢必也是居高不下,為何還會降價呢?難道中國現在不需要鋼鐵了嗎?」
分析:鋼鐵業困局的深層次原因
大陸資本界資深人士徐真對表示,鋼鐵行業兩大主要客戶,一是房地產行業,二是汽車行業,這兩個行業同時下滑,對鋼鐵行業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則對表示,過去的二十多年,房地產在鋼鐵裡面消耗量達到40%以上,因此房地產業的萎縮無疑是壓垮了整個鋼鐵行業的直接原因。
他分析說,從需求端來看,之前鋼鐵產業主要是依賴於中國大搞的基建項目跟房地產的行業高速發展,但現在基本上都陷入停滯,財政也非常困難。鋼鐵的需求急速下滑。經過二十多年的基建,中國該修的路,該建的房基本上也建好了。所以,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就會長期存在。
但黃大衛同時指出,中國鋼鐵行業的困局發生涉及經濟深層次問題,問題在於地方財政和國企之間的路徑依賴。最早是從毛澤東年代的大煉鋼鐵開始,中國就建了很多鋼鐵廠,往往是國企央企。近年國企又收購民企,國企變得越來越多,最後走向產業要挾政策,要政策保存鋼鐵產業,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官僚機構模式。
去年8月,中共工信部宣布將暫停公示、公告新的鋼鐵產能置換方案。否則將視為違規新增鋼鐵產能,並作為反面典型進行通報。這意味著叫停了新建鋼鐵廠。上海鋼聯資訊總監徐向春當時解釋,在實際的執行產能置換過程中,企業、地方政府以各種方式變相新增產能,造成鋼鐵產能不斷擴張。在目前需求下降的情況下,鋼鐵產能過剩更為嚴重。因此暫停產能置換是要對產能擴張「急煞車」。
黃大衛表示,整個中國的經濟結構、尤其產業結構本身是不合理的。
「第一個就是房地產和基建來驅動GDP;第二方面是政府的債務不斷擴張,而這些基建項目往往是通過政府的債務來維持,這是不可持續的;第三,鋼鐵產業由於是官辦產業,更多的是計劃經濟的模式,這種模式必然在市場經濟裡面就會失敗。」
「計劃經濟必然失敗的一個典型案例」
鋼企經濟效益明顯下滑是行業性問題,已引發欠薪糾紛。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鋼鐵企業陝西漢中鋼鐵集團十年來拖欠數千名工人工資、社保、醫保等款項,金額達到數億元,導致工人生活困難。工人們連續到當地縣政府前追薪,2024年11月6日與7日達到高峰。 (先前報導:陜西漢鋼欠社保工資十年 工人聚縣政府追薪)
黃大衛說,鋼鐵廠的破產潮當然首先是構成大量的工人失業,然後對金融系統方面有大的衝擊。因為鋼鐵廠很多都是上市企業,破產會衝擊中國的股市和金融市場,造成銀行呆壞帳的增加。
黃大衛認為,中國鋼鐵產業的大量破產,是整個計劃經濟模式的一個縮影,也是計劃經濟必然失敗的一個典型案例。像之前的共享自行車和現在所謂新能源汽車也一樣,最終結果都會大量的倒閉。
徐真認為,中共的獨裁體制和決策者對經濟學的無知,導致全社會瀰漫著螺旋式通貨緊縮及其帶來的失業潮和破產潮。不只是鋼鐵行業,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逃不脫破產重組、重新洗牌的命運,只是快慢不同。從鋼企開始,2025年將出現對中共「一帶一路」經濟超限戰的毀滅性打擊。
責任編輯:孫芸#
推薦閱讀:
中國鋼鐵過剩殃及世界 上海貿易商看不到希望
分析:中共最新經濟數據洩大量負面信息
陝西千億元級鋼企破產 涉及近兩萬員工
中國鋼鐵巨頭倒閉 頂級大宗商品交易商受拖累
中國鋼鐵過剩遭內外夾擊 挫中共全球野心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ANGSHAN, CHINA - JANUARY 20: A general view of Qian'an steelworks of Shougang Corporation on January 20, 2016 in Tangshan, China. Shougang Corpor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largest steel enterprise in China. Tangshan is the largest steel manufacturing city in China. Shougang Corporation had moved out all steelworks from Beijing before 2008 due to serious air pollution. (Photo by Xiaolu Chu/Getty Images)
圖為2016年1月20日中國唐山市鋼鐵工廠,該市為中國的鋼鐵中心。(Xiaolu Chu/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人民幣匯率新年後仍低於7.3 專家:還會下跌
Next Article 中共全軍開訓隻字不提習 引猜測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