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8日訊】(記者夏松、易如採訪報導)在美國大選結束不到3天之時,中共當局推出了10萬億(人民幣,下同)化債計劃,幫地方政府消化隱性債務,以應對川普(特朗普)重返白宮所帶來的衝擊。專家分析說,期待中共採取重大財政刺激措施的投資人,會感到失望。
10萬億用於化債而非直接注入經濟
11月8日,中共14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2次會議在北京閉幕,會議通過近年來最大的化債措施——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萬億元,用於置換現有隱形債務。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許宏才稱,新增債務限額全部安排為專項債務限額,一次報批,分3年實施。按此安排,2024年末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將由29.52萬億元增加到35.52萬億元。
財政部部長藍佛安稱,從2024年開始,當局將連續5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再加上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6萬億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
藍佛安表示,當前一些地方隱性債務規模大、利息負擔重,不僅存在「爆雷」風險,也消耗了地方可用財力。
路透社說,北京宣布的新措施反映出,中共政府恢復經濟的思路已經發生轉變,從過去直接砸錢刺激經濟,轉向把平衡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作為一項中長期的目標。
BBC(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說,此次所指的10萬億,實際上是把利率高、管理不透明的地方債務,置換成利率低、管理透明的政府債券,而非直接注入經濟。
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經濟學家哈利‧墨菲‧克魯斯(Harry Murphy Cruise)向BBC中文網表示,「川普(在美國大選中)大獲全勝,為中國的前景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很大程度上源於他的關稅威脅。」川普上一任期與中共的貿易戰中,把從中國進口產品的平均關稅推高了近15%,這次他威脅要更加大幅地加稅。
川普在選戰中表示,如果當選將對所有中國商品徵收60%的關稅,對某些進口車將徵收200%的稅。
分析人士向路透社表示,川普如果兌現有關關稅的諾言,中國企業的利潤將進一步萎縮,影響就業機會和經濟成長。高額關稅還將加劇中國的產能過剩,增大通縮的壓力。
分析:規模遠遠不夠 市場失望
瑞聯銀行(UBP)亞洲高級經濟師卡洛斯‧卡薩諾瓦(Carlos Casanova)向路透社表示,中共需要出台23萬億元的一攬子化債計劃才能真正解決存量房和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問題,「(新措施)將讓市場失望,因為主要是中國需要的是更大規模的措施」。
「我沒有看到任何超越預期的東西」,上海安放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研究主任黃雪峰向路透社表示,「如果你看看財政短缺的規模,就會覺得(化債)規模並不大。」
「這些錢只是用來置換隱性債務,這意味著並不會創造新的就業,因此支持增長也不那麼直接。」黃雪峰說。
美國大選前(10月29日),路透社已經援引兩位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中共正考慮在11月8日人大常委會最後一天,推出新的財政方案,批准在未來幾年增加超過10萬億元的額外債務。
對此,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教授孫國祥對表示:「由於(中國)地方債務的規模龐大,僅依靠這筆資金,可能無法覆蓋全部的債務。此外,這些資金主要用於幫助地方政府償還現有債務,而非提高其財政收入的可持續性。如果沒有結構性改革,債務壓力可能在未來再度出現。如果地方政府依賴此類財政支持,而未能減少對債務融資的依賴,這樣的舉債行為可能無法持續。」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分析說,中國國內儲戶存到銀行的錢,被不斷地砸到地方政府,或用於紓困,甚至拿去買沒人要的股票,去撐匯率,銀行已經沒錢,而外資又不斷地跑,「那麼剩下的就是(要依靠)政府的支出了。那政府沒錢啊,所以它也只能通過舉債,所以它只能舉債來救經濟。」
但中國經濟全面趨緩,復甦速度慢到超乎各國想像,「經濟空轉已經30個月,即將邁入第四年了。所以一個國家怎麼受得了這種經濟持續的空轉?所以換句話說,它會慢慢地血液堵塞,到最後是會全面的崩潰。那另外一種更麻煩的是,如果稍一不慎觸發金融風險,那是立即的崩潰。」王國臣說。
責任編輯:李琳#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wo Chinese paramilitary police officers (R) patrol in front of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in Beijing on December 9, 2011. China's decade-long membership of the WTO has helped power its blistering growth, but analysts say many barriers remain for foreign firms wanting to invest in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AFP PHOTO / LIU JIN (Photo by LIU JIN / AFP)
圖為武警在中共央行總部門前巡邏。(Liu Jin/AFP)
Previous Article台影院放映《國有器官》遭恐嚇 陸委會關注
Next Article 川普重返白宮 外企加速撤離中國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