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4日訊】(記者章洪、駱亞報導)6月13日至15日,來自世界上最發達的七個民主國家的領導人在意大利召開G7峰會。峰會討論的三大議題與反制中共有關,包括如何繼續應對俄烏戰爭,如何應對中國產能過剩,如何替代中共的一帶一路。專家分析,民主大國只有團結一起,採取共同的立場,才能遏制中共對民主自由國家所構成的體制性挑戰。
俄烏戰爭議題:如何應對中共對俄羅斯的支持
俄烏戰爭是這次G7峰會的重要議題,除了在為烏克蘭提供資金上取得一致立場,美國總統拜登明確表示,中共為俄提供生產武器的能力和技術。
路透社報導,歐盟一位高級官員確認,已經達成了利用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產生的利息向烏克蘭提供一個多年貸款計劃的框架協議。G7領導人同意,動用俄羅斯被凍結的2,810億美元資產(主要存放在歐洲)的利息,向烏克蘭發放500億美元貸款,繼續支持烏克蘭。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員助理教授鍾志東對表示,隨著俄烏戰爭時間的延長,一些西方國家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這次透過所謂凍結俄羅斯的資產,然後拿來運用,我想也是藉這個機會要來團結整個歐洲國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一致的立場。」
台灣勵志協會(TIA)執行長賴榮偉對表示,俄烏戰爭還在持續,並且發生在歐洲大陸上,威脅著很多歐洲國家的生存,所以G7領導人必須要處理。
俄羅斯為什麼還能持續戰爭?「那一定就是在經濟上它基本上還撐得住,養得起這場戰爭。當然中國(中共)就被認為說是一個最大的禍首。」
他表示,俄烏戰爭以來,公開的數據顯示俄羅斯跟中共的經濟往來更加密切,貿易額大暴增,「不管中共對外講得多麼中立,基本上它就是在資助俄羅斯。甚至不是只有金流,中共在軍事上也支持它。」
6月13日,美國總統拜登在G7峰會上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說,中共為俄羅斯提供生產武器的能力和技術,實際上是在幫助俄羅斯。
G7峰會前一天,6月12日,美國宣布制裁援助俄羅斯的三百多個全球實體和個人,包括針對向俄羅斯出售半導體的中國公司。
陳世民對表示,G7峰會剛好在歐洲議會選舉結束以後,一些極右派勢力有所增長,而這些極右派勢力裡其實也有一些是比較親俄親中的歐洲的議員,「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下,美國的角色就非常重要,拜登總統必須要扮演起這樣的一個領導角色,然後團結起這些G7國家本身,能夠團結起來達成一個共識,共同去應對中國(中共)跟俄羅斯的挑戰。」
他說,這些西方國家能夠團結起來才能產生足夠大的壓力來迫使中共停止援助俄羅斯。
中國產能過剩議題:怎樣反制中共
如何應對中國產能過剩,來維護國際公平的競爭環境,怎樣反制中共對關鍵材料的出口控制,以及強化供應鏈等關乎全球經濟安全的議題,都是此次G7峰會討論的重點。
在中國國內經濟放緩需求減少的背景下,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因產能過剩紛紛湧入國外市場,加劇中共和歐美的貿易緊張局勢。目前,各個國家已經開始採取行動。
此前一週,美國宣布對一系列中國進口產品大幅提高關稅,包括電動車電池、計算機芯片和醫療產品。電動車的關稅從25%提高到100%。
6月12日,歐盟委員會通知汽車製造商,在經過數月的反補貼調查後,將從下個月起對進口的中國電動汽車加徵最高為38.1%的額外關稅。
鍾志東認為,「中共把所謂的透過政府補貼的電動車大肆低價傾銷全世界,然後來占領相關國家的汽車市場,對這些國家的汽車工業會有非常致命的影響。」
「其實(中共所說的)中國競爭優勢,源自於透過國家不當的一個補助,這其實是美國跟西方國家最在意的。所以拜登說要對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要來制裁以及反制,相當程度可以看到美國跟歐洲,現在正緊鑼密鼓地在採取一致的步伐來反制中國產能過剩問題。」
「越來越惡化的情形之下,歐美西方國家對中國經濟的制裁跟反制的力道,還有它的廣度會越來越大。」他說。
陳世民也表示,對中共因為產能過剩而對外傾銷的問題,也極需西方國家共同團結來採取共同行動來施壓中共。
「西方國家如果說能夠成功地去採取共同的立場,制止中共對外的一些經濟傾銷的不公平貿易作為,才有可能會遏制像中共的威權主義國家的經濟實力,也才有可能真正地阻止這樣的一個全世界最大的威權主義國家對於民主自由國家所構成的一些體制性的挑戰。」
「各個國家自己提出制裁,只是讓中共有一個各個擊破的機會。所以G7峰會是一個非常重要、非常好的場合,可以讓這些西方大國團結起來達成一個共識,採取共同的一個行動,而且這個共同行動或許也可以在下個月七月所舉行的北約高峰會,來擴大它的一個支持的機制。」
G7全球基建計劃(PGII):替代中共「一帶一路」
G7全球基建計劃是此次G7峰會另外一個重要議題,是與替代中共「一帶一路」相關的倡議。
6月14日,梅洛尼表示,羅馬將投資安哥拉洛比托走廊項目。這是一條戰略鐵路,將從安哥拉出發,穿過剛果(金),到達贊比亞。該鐵路項目投資3億2000萬美元,是G7的「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PGII)的關鍵項目。
PGII是在2021年G7峰會上啟動的,目標是在2027年前動用6000億美元的私人基礎設施資助,以替代中共的「一帶一路」倡議。PGII也越來越關注投資清潔能源供應鏈、農業援助、衛生和信息技術服務等領域的經濟走廊。
鍾志東表示,「PGII相當程度的會讓這些發展中國家有另一個選擇,那當然我相信這些發展中國家,會很樂於見到西方國家跟中國在整個一帶一路這些基礎建設上面的這種競爭關係,那他們正好就可以從中間尋取一個對他們最有利的一個條件跟offer。中國不再是所謂的獨門的生意了。」
「整個歐美西方國家所提供出來的,那對整個中國(中共)想透過一帶一路來進行所謂的經濟侵略、經濟脅迫,會有相當程度的反制行動。」
賴榮偉表示,中共過去就是利用中小世界的國家來對抗西方國家,就是中共經常講的一個術語——鄉村包圍城市。「長期以來在南太平洋,甚至在這種所謂的非洲裡面,就是中共經常下手的地方。」
「現在這個歐洲國家跟美國基本上是互相呼應,就是好好地經營非洲,好好地經營太平洋島國,來應付中共在經濟上的威脅,(中共)甚至把經濟當作是勒索國際關係的手段。」
分析:民主大國大家要團結一起
G7集團是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和日本七個世界最發達的工業國家。此次G7峰會,受邀前往意大利普利亞的還有印度、巴西、阿根廷、土耳其、阿爾及利亞和肯亞等全球一些最大區域大國的領導人。
鍾志東表示,此次峰會值得觀察的一個地方是,「美國如何跟它的盟邦夥伴之間,採取一致的行動對中國(中共)施壓,這可能在路線上面也會有所不同。」
他說,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當美國要透過G7,然後整個要制裁中國(中共)的時候,在經貿上要反制中國的不公,還有整個安全的議題上,歐盟是不是會採取一致的立場配合美國。」
「現在歐盟裡面像匈牙利,就很明顯地親中,中國(中共)現在也透過匈牙利想要來突破歐盟相關的一個反制。」他說,歐盟是採取所謂的共識決,只要有一個國家反對,可能歐盟就沒有辦法做出重大的決定。
賴榮偉表示,「中國(中共)跟俄羅斯就是在利用各國的猶豫不定。」
「全世界中小型國家居多,很多國家也是屬於所謂的第三世界國家。很多國家的國力是不能跟大國比較的。所以他們在選邊站的時候總是會有壓力。」他說,「在這個情況之下,作為維護國際秩序的民主大國,他本身要起一個帶頭示範的作用。在G7、G8,甚至越來越多的這種大國的場合當中,大家對於俄羅斯的侵略,或者是中國(中共)這樣資助它,或者是中國(中共)對於國際秩序的破壞等等,能夠發出一個很明確的序號告訴他,我想中小型的國家也勢必會比較能夠配合。」
「民主大國大家要團結一起,要發出明確的信號,大家的動作要一致。」他說。
責任編輯:高靜#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FASANO, ITALY - JUNE 13: European Council President Charles Michel, German Chancellor Olaf Scholz, Canadian Prime Minister Justin Trudeau, French President Emmanuel Macron, Italian Prime Minister Giorgia Meloni, U.S. President Joe Biden,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Fumio Kishida, British Prime Minister Rishi Sunak and European Commission President Ursula von der Leyen pose for a family photo during a welcome ceremony on day one of the 50th G7 summit at Borgo Egnazia on June 13, 2024 in Fasano, Italy. The G7 summit in Puglia, hosted by Italian Prime Minister Giorgia Meloni, the seventh held in Italy, gathers leaders from the seven member states, the EU Council, and the EU Commission. Discussions will focus on topics including Africa, climate change, development, the Middle East, Ukraine, migration, Indo-Pacific economic securit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hoto by Antonio Masiello/Getty Images)
2024年6月13日,意大利法薩諾(Fasano),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Charles Michel)、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意大利總理喬治·梅洛尼(Giorgia Melon)、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Rishi Sunak)和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在第50屆七國集團(G7)峰會第一天的歡迎儀式上合影留念。(Antonio Masiello/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耶伦:中共贸易政策「严重干扰」美中经济关系
Next Article 中國11省將現暴雨 福建近2.7萬人轉移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