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訊】(記者方曉、駱亞採訪報導)在沒有任何預告的情況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突然與中共總理李強見面。專家分析中共會見馬斯克的背後意圖時表示,中共難以挽回外企的信心,而且中共在電動汽車業遭遇瓶頸。
馬斯克突然無預告訪華
4月28日,中共喉舌媒體在頭版顯著位置高調報導李強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馬斯克的消息。
2024年北京車展正在會期中,特斯拉缺席了這次車展。中國國內汽車公司對馬斯克來華亦無預期。路透社報導稱,馬斯克這次訪華是「一次令人意外的訪問」。
中國經濟低迷之際,如何重建外商投資信心、改善對美貿易關係,成為中共當局近期對外宣傳的主題。
中共官媒報導突出李強與馬斯克會談時對外商再次作出承諾。李強稱,外資企業是中國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參與者、貢獻者,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將始終向外資企業敞開。
李強還強調,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堪稱中美經貿合作的成功範例。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陳世民對記者表示,中共現在非常缺外資。尤其過去一年,外企的投資大幅減少,這是導致中國經濟一直無法快速提升的重要因素。
分析:李強接見馬斯克 做給其它外企看
陳世民認為,中共一直企圖把外資重新找回來,挽回外資對中國經濟的信心。馬斯克是一個外資企業代表性人物,畢竟特斯拉在上海設有工廠。所以馬斯克對中共有象徵性意義。李強接見馬斯克,是做給其它外企看的,意在提振外企信心、讓他們再大舉到中國投資。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對表示,馬斯克的特斯拉集團本身就具備一定程度的技術能量,中共試圖通過這樣的方式,展現其依舊還是歡迎外資進入到中國投資的態度。
吳瑟致認為,中共還企圖藉此也做給國內看,讓他們對高新技術的引入有信心。「中共有它的盤算,尤其現在中國經濟遇瓶頸。馬斯克的到訪以及特斯拉能夠擴大在中國的市場,對中共來講是有利的。」
2018年特斯拉獲批在中國獨資建設電動汽車工廠。上海工廠在2019年10月建成投產,在2020年1月正式向外界交付中國產Model 3車型。現在,中國是特斯拉第二大市場,同時又是特斯拉出口基地。
分析:中共在電動汽車業遇瓶頸
外媒指,馬斯克此次訪華意在推動特斯拉旗下的完全自動駕駛(FSD)系統在華落地,並尋求中方許可,以將特斯拉在中國境內收集的汽車駕駛數據傳輸至國外用於自動駕駛算法訓練。
中共主管部門和「特斯拉中國」還沒有就此發布確定消息。
FSD是特斯拉智能駕駛輔助系統Autopilot的進化版,特斯拉希望FSD逐漸升級疊代最終實現自動駕駛。
公開信息顯示,據中共監管部門的要求,特斯拉自2021年以來在華收集的所有駕駛數據目前均存儲於上海,且未將任何數據傳輸至美國。
4月早些時候,馬斯克曾在社交平台X上宣稱,將「很快」向中國用戶推出FSD技術。有業內專家指出,中國交通狀況比其它市場更為複雜,中國道路上的行人和自行車騎手更多,這種情境下的駕駛數據對加速培訓智能駕駛算法至關重要。
陳世民表示,特斯拉的FSD軟件能否落地中國,馬斯克和中共有關方面磋商到最後關頭,或許在一定程度上相互達成一些共識。
他說,中共對特斯拉收集的駕駛數據問題是有所防備和戒心的,要把在華收集的所有駕駛數據傳輸至美國,對於中共而言是很難接受。因為這有可能涉及到比較機密的信息,譬如包括中共軍事基地、中南海等地在內的相關機密資訊。中共很難讓這些數據資料完全傳到美國。
為呼應上述李強的表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4月28日發布《關於汽車數據處理4項安全要求檢測情況的通報》。
特斯拉上海工廠生產的車型全部符合了「車外人臉信息等匿名化處理、默認不收集座艙數據、座艙數據車內處理、處理個人信息顯著告知」4項要求。
澎湃新聞引述特斯拉方面的消息對此表示,特斯拉通過了國家車輛數據安全的權威標準和要求,有利於全面解除(如機關單位、機場、高速等)對特斯拉等智能汽車的禁行禁停限制。
4月23日,馬斯克在特斯拉一季度業績電話會上稱,FSD幾乎可以在所有國家正常運行,無需改動,就像你在國外租一輛車也可以開得很好。「我們計劃,只要獲得了任何一個國家的監管部門批准,就在當地推出有監督的FSD系統,我認為這包括中國」。
目前中國經濟毫無起色,外資紛紛撤離,中共給馬斯克「放開市場」,能挽回外企的信心嗎?陳世民表示:「我個人抱持質疑的態度。」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表示,馬斯克希望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有一定程度的擴展,但他面對的壓力依舊存在,所承擔的風險很大。「所以這是否是馬斯克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擴張的一個契機,我個人還是比較保守看待。」
他說,因為自動駕駛所涉及到的相關軟件的應用、個資的應用,涉及中國內部的一些法律的規範。這恐怕也是國際跨國企業在與中國市場連結時的一個顧慮,也是中共目前在電動汽車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個瓶頸。
責任編輯:林琮文
推薦閱讀:
滯銷的中國汽車堆積如山 歐洲港口成停車場
中港股市2年多蒸發6.3兆美元 外資持續拋售
美國企業為何迫不及待地想要撤出中國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Previous Article唐一軍月初落馬 月底被撤全國政協委員資格
Next Article 家族三代遭中共迫害 前央企員工逃往美國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