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7日訊】(專題部記者江楓採訪報導)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日益明顯,尤其是在中國,氣候變化更為突出,原本乾旱的青海省突發洪水,而往日濕潤的貴州省則因乾旱引起熊熊山火。2023年,中國刷新了最冷和最熱的歷史紀錄,專家認為,氣候變化對應社會變革。
乾旱的青海突發洪水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屬高原大陸性氣候,降水量少,境內絕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其中,都蘭縣屬高原半乾旱型氣候,全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94毫米,並且集中在夏季。然而,今天冬季,都蘭縣宗加鎮布拉村附近河流出現水位上漲,水流漫過數千畝草地,形成大面積的沼澤地,最深處有一米多深。
2月21日,都蘭縣消防救援大隊接到牧民求助稱,自家羊群被急速上漲的河水圍困在了沼澤地中。經過長達兩天的救援,才將205隻被困的羊救出。
作為一個半乾旱氣候的地區在冬季發生洪水,實屬罕見。
查看歷史,青海省的氣候從乾旱變為濕潤始於十幾年前。2016年的中國地理國情普查結果顯示,中國內陸最大的鹹水湖——面積為4429.3平方公里的青海湖,與2015年同期相比,增加169.7平方公里,相當於26個西湖的面積。
青海省氣候中心及青海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監測資料的分析顯示,2005年至2016年,青海湖水位一改往日持續下降的態勢,開始不斷上升,十餘年間平均水位累計上升1.66米,達到1970年代末的水平。
青海省氣象監測記錄顯示,從1961年至2014年,可可西里平均年降水量呈現出每10年增多20.7毫米的趨勢,近10年平均年降水量比近30年平均年降水量偏多兩成。同時可可西里氣溫也顯著升高,年平均氣溫每10年升高0.32℃。
根據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戴升的介紹,從2005年開始,青海湖流域降水量呈持續增加趨勢,年平均降水量由1961年至2004年的358.8毫米增加到2005年至2016年的421.8毫米,增加近兩成。
濕潤的貴州發生森林大火
貴州省位於亞熱帶東亞大陸的季風區內,氣候類型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氣候。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從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多在3℃至6℃;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一般是22℃至25℃,為典型夏涼地區。降水較多,雨季明顯,陰天多,日照少。貴州多山多雨,有一句著名的諺語形容貴州天氣:「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
然而,從2月10日到22日,貴州全境卻突發森林火災221起,過火面積相當於兩個台灣,農民悉心飼養的牲畜,全部葬身火海。
中共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火災防治司司長楊旭東表示,今年貴州西南部溫度比往年要高2℃到4℃,降水比往年少了5到8成。
中國的西南部和南部是中國降雨最多的地方。北回歸線穿過的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台灣,都是降雨豐富地區。
但是從2023年開始,貴州以及鄰近的省份卻出現乾旱天氣。廣西、貴州、雲南和四川出現大範圍的重度氣象乾旱,雲南、四川、貴州多地更是達到了特旱級別。
去年1月至4月,貴州南部地區,包括黔南、黔東南、黔西南三個自治州的降水量比常年同期減少了50%以上,其中有些地方減少達80%以上。這是自196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該地區最嚴重的乾旱。乾旱造成了該地區水資源緊缺,截至去年4月10日,全省有16個縣市出現不同程度的供水困難,影響人口超過100萬。同時,乾旱也對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損失,全省有近200萬畝農作物受災,其中玉米、油菜、水稻等主要糧油作物受災面積超過100萬畝。
這種由氣候變化帶來的自然災害,是人們始料不及的。
中國降雨帶北移
對於上述青海和貴州的氣候異常,許多專家認為可能跟降雨帶北移有關。
從中國1972年至2022年50年降水變化圖上,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降雨帶北移。如果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為界,1972年時北京剛剛壓線,石家莊、太原、蘭州都在低於400毫米的線外;到了2022年,北京、石家莊、太原早就穩居400毫米之上,蘭州也開始緊貼著400毫米線了。
降雨帶北移造成近年中國北方頻頻發生暴雨和洪災。
去年7月底到8月初,中國北方特別是京津冀發生暴雨和洪水。從7月27日開始,海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局部暴雨,雨量超過歷史極值,個別點位突破1000毫米。北京地區遭遇11年來最大暴雨,83小時面降水量達331毫米,為常年全年降水量的60%。北三河、子牙河、永定河、大清河、漳衛南運河5大水系有2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昌平王家園水庫三天雨量達744.8毫米,超過以往一年降雨量。
這次降水過程為北京地區有儀器測量記錄140年以來排位第一的降水量,是1963年以來海河流域降水最大的一次。
位於北京西南部的涿州也成為重災區。涿州大部分地區遭洪水沖淹,該城商業街變成混濁的河流,附近的農田也整片整片淹沒在水中。洪水沖走了橋梁,沖毀了交通。涿州全市13.4萬人受災。至少20人死亡。
在稍早的2021年7月21日,河南鄭州一天降雨達624毫米,創迄今單日降雨最高紀錄。
降雨帶北移的另外一個證據是,中國第五大沙漠消失。
位於陝西榆林和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之間的鄂爾多斯高原中心,是中國第五大沙漠——毛烏素沙漠。它面積大約4.22萬平方公里,以新月型沙丘和沙丘鏈為主,有黃河支流無定河、窟野河等河流穿過。然而截至2018年11月,這片沙漠幾乎完全消失,變成了毛烏素森林。
此外,全國共55個國家氣象站日降雨量破歷史極值,去年降雨最多的站點是廣西北海,累計3233.6毫米,創下當地歷史紀錄。江蘇崑山、重慶北碚、湖北宜城、黑龍江五常和牡丹江等地的年降雨總量也均打破當地紀錄。
2023年刷新最冷和最熱歷史紀錄
中國的最冷和最熱歷史紀錄在2023年都被刷新了,創下零下53℃的最低溫度,和52.2℃的最高溫度,全國均溫值也創下1961年以來最高。
據中國國家氣候中心數據,2023年山東、遼寧、新疆、貴州、雲南、天津、湖南、河北、四川、河南、北京、內蒙古、廣西等13個省(市、區)的氣溫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最高,全國共127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另據統計,2023年1月22日,黑龍江漠河勁濤最低溫度達到零下53℃;7月16日,新疆吐魯番三堡鄉最高溫度達到52.2℃,分別打破中國實測最冷和最熱紀錄。
此外,北京經歷了70年來最冷的12月,廣東則遭遇了40年來最冷的冬至。
北京氣象觀測站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11日到24日的兩週時間內,北京記錄到300多小時的0℃以下氣溫,創下自1951年以來的最冷紀錄。在此期間,北京還連續9天氣溫低於零下10℃。
金融之都上海也經歷了40年來最冷的12月。從12月21日起,連續5天最低氣溫低於零下1℃,前所未見。中國南方,12月份也迎來了40年來最冷的冬至。12月22日,廣東多個市縣創下了近40年來最冷紀錄。
氣候變化對應社會變化
中國的傳統文化講「天人合一」。中國人相信,自然氣候的改變,是天象變化的反映,而天象變化更主要的是針對某個社會型態的,包括改朝換代。
埃克塞特大學地理系博士、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生態環境和林業學碩士梁沛健在其文章《氣候變化如何塑造歷史》中表示,氣候變化是革命的催化劑,改朝換代在許多情況下是由氣候變化驅動的。古人懂得根據天氣占卜預測王國的未來,他們已經了解到環境變化是民族興衰的關鍵。中華上下五千年經歷了很多朝代的變化。
研究發現,中國的溫度變化與整個歷史上中華王朝的發展和穩定高度相關。技術和經濟的快速改善通常發生在溫暖的時期,而混亂和飢餓往往與寒冷的氣候有關。
獨立撰稿人諸葛明陽對表示,「氣候異常,天災人禍,瘟疫流行,預示著紅朝正走向解體。從中國的社會型態看,今天中共黨魁所做的一切都是往死裡走。政治上左轉,金融經濟嚴重下滑,國際社會圍堵中共,以及各類社會極端事件頻發,這一切都是中共自毀的表現。」
責任編輯:連書華#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Previous Article中國便宜貨再湧入世界 與20年前有何不同
Next Article 【晚間新聞】美參議員要媒體切斷與中共喉舌關係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