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2日訊】(專題部記者易凡報導)今年開年以來,中國股市持續探底,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申請破產。瑞銀經濟學家警告,房地產仍是今年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同時全球最大的政治風險諮詢公司,將「中國經濟無法復甦」列為今年十大首要風險之一。
中國股市自開市以來,在去年下跌的基礎上跌幅進一步擴大。到了本週,四大指數一度全線下跌。
1月8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低走,全天跌幅均超過1%。其中上證綜合指數失守2900點,下跌1.4%,是一個多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深證成分指數和創業板指數都以全日低位收市,滑落至四年多的低點。
被視為A股藍籌股代表的滬深300指數,當天下跌1.3%至3286點,創下2019年2月以來最低水平。連續三年虧損後,滬深300開年後跌勢持續,累計跌幅已超過4%。
中國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中植集團上週向北京法院申請破產清算,此事被認為是股市持續探底的重要原因之一。
1月5日,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發布消息稱,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該法院已裁定受理。
總部位於北京的中植集團創立於1995年,該集團涉及眾多行業,鼎盛時期資產超過1萬億元(約1400億美元),是中國第一大民營金融集團。根據中植官網,該集團控股或參股6家持牌金融機構、5家資產管理公司、4家財富管理公司,控股8家上市公司。
然而中植集團創辦人、年僅60歲的解直錕於2021年12月突然死亡,隨後該集團被爆出現流動性危機。去年8月,中植系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資金鏈斷裂,不得不延期兌付。11月,中植發布公開信表示,該集團已嚴重資不抵債。
中國的房地產危機據信是中植集團破產的導火線。中植集團一直為房地產開發企業提供融資,然而中國房地產行業經過30年的激進發展,目前已整體垮塌,包括恆大在內的數十家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鏈斷裂。據中國經濟學家、西京研究院院長趙建估計,中植集團一半以上的資產都跟房地產有關。
經濟學家:房地產仍是最大風險
瑞銀投資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警告,房地產仍是今年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她預計,雖然今年樓市跌幅將比去年放緩,但政策支撐不到位可能會加劇樓市跌勢,並進一步拖累經濟復甦。
1月9日,汪濤在瑞銀大中華研討會上表示,瑞銀預測中國今年經濟增長4.4%,低於2023年的預估值5.2%。房地產對經濟的拖累效應在2022年達到峰值後逐漸減弱,今年預計進一步減少。在這些基準假設下,房地產價格可能小幅下行。
汪濤警告:「如果房地產穩定不住,下行更多,可能引起樓價更深度調整,引發居民信心進一步跌落。這對穩經濟非常不利,這是今年經濟下行最大的風險。」
根據瑞銀預測的最差情形,若市場情緒脆弱、庫存高企和政策支持有限,今年房地產新開工跌幅將達到15%至20%,房地產投資和銷售跌幅也將超過10%,樓市可能拖累今年經濟增速放緩至3%以下。
投資銀行和券商普遍預計,今年中國樓市將迎來史無前例的連續第三年萎縮。
地方鑽中央政策「空子」
樓市下行,意味著售地收入減少,這無疑將令本來就緊張的地方財政更加捉襟見肘。目前中共地方政府的債務總額已激增至約9萬億美元,對中國經濟放緩構成重大風險。地方政府無力償還債務,只能不斷發新債還舊債。
去年1月,中共國家發改委曾發布全新的境外債規定,表示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境外債融資無須核准。此舉原本是為了降低繁複的行政流程,可是卻成為地方政府鑽漏洞的方式。
天風證券的數據顯示,在上述規則鬆綁後,2023年間中共地方政府至少發行了27隻境外債券,這些債券的期限都是364天,比需要審查的一年期債券僅少一天。
據悉,僅山東省發行的「364債券」就有12隻,其總金額超過10億美元。
有知情人告訴路透社,中共監管機構已發現這個監管漏洞,近期通知各地方政府,停止發行期限不滿一年的短期境外債券。知情人表示,因為這類債券明顯違背北京努力解決債務的方向,也會帶來風險。
地方政府如此鑽中央政策「鬥智」,可見各地財政緊張程度的嚴重性。
調查公司:中國經濟無法復甦
1月8日,總部位於美國、全球最大的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發布了2024年全球面臨的《首要風險》(Top Risks)報告。該報告將「中國經濟無法復甦」列為今年十大首要風險之一。
報告說,中國去年已經出現了經濟惡化的警告信號,外國投資者退出、穆迪展望下調、房地產購買停滯、股市暴跌。今年,對地緣政治風險日益增長的擔憂、中共模糊且相互矛盾的政策,以及持續的監管打壓,都將繼續抑制對中國再投資的興趣。
報告還說,中國不利的人口結構、勞動力成本優勢削弱、高負債(尤其是地方層面)、依賴國家投資促進增長,以及西方「去風險」的努力,都將進一步削弱中國經濟復甦的希望。
報告預計,疫情解封後,中國經濟重新開放的推動力將消失;房地產將持續疲弱;國際對中國出口的需求將減緩;中國的開發商違約和銀行倒閉等現象會不斷出現。除此之外,習近平的權力集中以及安全優於增長的做法,不僅會影響消費者、企業和投資者的信心,還會使政權對經濟和金融脆弱性的反應更加緩慢。這都將加劇中國經濟的低迷,暴露中共的能力與合法性的裂痕。
責任編輯:連書華#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BEIJING, CHINA - AUGUST 21: (CHINA OUT) A downtown construction site is seen on August 21, 2006 in Beijing, China. Chinese stocks listed on the mainland and in Hong Kong may decline after the central bank raised interest rates to cool an investment boom in the world's fastest-growing major economy.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raised the one-year lending rate 27 basis points to 6.12 percent, according to an August 18 statement. The one-year deposit rate was increased by the same amount to 2.52 percent, according to state media. (Photo by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中國經濟無法復甦被認為是2024年全球十大風險之一。圖為北京市中心一個建築工地。(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社保養老醫療學費齊漲 中共暴斂或更打擊經濟
Next Article 華為停止在美遊說活動 公關人員已離職數月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