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訊】(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北京當局拋出的金融機構改革近乎塵埃落定,其中央行遭削權,相關人事也進行了「大清洗」。分析人士認為,金融領域過去由朱鎔基、王岐山人馬長期把持,形成「山頭」,他們多為技術官僚且與西方關係密切,令習近平不安。但央行遭大改後淪為習的執行機構,問題更大,西方世界需要關注未來中國經濟的不確定性。
央行人事大變 潘功勝地位尷尬
12月26日,中共人社部網站發布國務院人事任免信息。原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任央行副行長;原農行行長付萬軍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免去劉國強的央行副行長職務。
財新網報導稱,已滿60歲的劉國強任副行長時分管貨幣政策等,被央行內部人士評價為「很有擔當」。
作為中共國務院組成部門的央行,近期人事大變。在號稱有擔當的劉國強退休之前,央行前高層郭樹清、易綱先後卸任。
另外,近年央行遭受「反腐敗」打擊。去年前副行長范一飛、貨幣政策司前司長孫國峰遭調查。其中范一飛曾是王岐山當年掌管建行時的「財務大總管」;孫國峰曾是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是貨幣理論專家,著有英文專著、中文專著。
目前中共央行領導層保持一正四副:黨委書記、行長潘功勝,副行長兼外匯管理局長朱鶴新,副行長張青松、宣昌能、陸磊。紀檢組長是曲吉山。
潘功勝長期在金融領域工作,曾在劍橋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並擔任哈佛大學研究員。他之前並非央行行長的熱門人選,在今年7月即將年滿60歲時被任命為央行行長,令許多人感到驚訝。
現在央行高層,除了潘功勝、宣昌能是「海歸」,朱鶴新、張青松、陸磊都缺少和西方打交道的經驗。
在中共黨內的級別裡,央行行長的級別,現在甚至低於央行過去監管的一些銀行的行長,這是很奇特的現象。潘功勝連中央候補委員都不是,而朱鶴新則是中央候補委員。一些國營銀行的負責人,例如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廖林、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谷澍和中國人壽保險黨委副書記、總裁蔡希良,現在在共產黨領導層中的地位也超過了潘。這些銀行高層都是現屆中央候補委員。
央行長期成「山頭」犯大忌 習削權重整
雖然央行一直在中共國務院主持下運作,但其在金融事務上有權威。前行長周小川自2002年起領導該行長達15年,也與包括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在內的外國同行建立了密切的個人關係。這批技術官僚在過去三十年的金融監管制定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過去由央行擁有的許多權力,正被中共新成立的監督機構接管,央行影響力已經減弱。當局今年成立了中央金融委和中央金融工委,後者是意識形態控制部門。雖然中央金融委是總理李強任主任,但中央金融委辦公室主任和中央金融工委書記都是由何立峰擔任。
李強和何立峰均是習近平的親信,李強曾是習主政浙江時的大祕,何立峰更早在福建時就是習的故交兼舊部,被認為是政治官僚,更接近習。何立峰被認為掌金融實權,身為總理的李強只是掛名。
北京還成立了名義上的國務院機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即銀行和保險監管機構的改版,以負責監管除證券業以外的所有金融活動。金融監督總局的局長李雲澤以及四名副局長中的三人,都沒有在西方留學過,並且缺少和西方打交道的經驗。這個機構的主管領導同樣是身兼副總理的何立峰。
工商銀行網站10月13日一篇央行「三定」方案解讀文章提到,今年3月印發的中共黨國機構改革方案提出,將央行對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的日常監管職責、有關金融消費者保護職責劃入新成立的國家金融監管總局。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12月27日對分析說,王岐山、朱鎔基人馬長期把持金融領域。特別是周小川自2002年起領導該行長達15年,甚至與美國政要建立了聯繫。這種「獨立王國」、山頭,正是習近平當局的大忌,習不願央行受西方影響太深並且讓其它勢力形成山頭,所以央行在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職能被大幅削弱,人事也出現各類異動。
不過李林一表示,被削權之後,在這種架構下,未來央行淪為習的執行機構,新行長潘功勝也不可能有什麼作為,中國經濟政策會更僵化,問題會更大。
專家:習掌控金融 恐會出現很多致命性錯誤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12月27日對表示,正常的國家,中央銀行應對政府保持一定的獨立性,美國央行也是如此。中國過去一段時間也採取西方央行的方式,所以周小川的地位舉足輕重,中共中央很難插足到央行裡面。
黃世聰認為,過去中國所謂改革開放能夠有一定成功,是因為有一批不錯的技術官僚,他們曾長期留美,或者說有跟外國接觸的經驗,有實務經驗,但是現在上來的這些人恐怕在這方面就比較少經驗。由於習近平要求效忠至上,不搞西方一套,出身西方或是有西方思想的幕僚就不會被重用。
習近平上台之後,雖然前一段時間還是繼續沿用舊人,但最近已經換上自己的人,他任用有經驗的潘功勝,但在整個架構上面,央行行長略有點降級。
10月30日至31日,當局舉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習強調必須堅持「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黃世聰表示,這等於習近平要直接管金融,未來金融政策由習這個「黨中央」來決定。
「習近平削弱央行的比重、增加自己能夠控制央行的能耐,意在把這個過去由紅二代或是其它派系掌控的金融集團掌握在自己手上。」
黃世聰說,央行的高層人員需要相當的專業性,以美國央行來說,它的任務就是控制利率、控制物價、調節失業,各國央行都是在做這些工作,中國過去也不例外,譬如說貨幣市場不好的時候就放水,或是通過升降息、降準來調節整個市場的資金,考量點是市場的狀況。現在習近平把金融掌握在自己手裡,未來他要影響到央行的決策,央行的專業度就會遭到質疑。
「因為習近平的想法一定是政治優先、以維穩為主,或是說他在經濟方面並不是非常懂,搞不好會出現很多很致命性的錯誤。這個值得大家留意,未來中國的風險來自於央行政策的不穩定,可能是外界評估中國未來投資展望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變數。」
黃世聰還說,當局削弱了央行行長執行政策的能力,降低其在黨內的地位,對於政策推行也會有相當大的難度。西方世界會認為,這對未來中國經濟投下不確定性,世界各國的評級機構會不會因為央行改變運作給中國的評級更低?外國的投資是不是有錢也不敢再進來?大家都會先觀察。
責任編輯:高靜#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wo Chinese paramilitary police officers (R) patrol in front of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in Beijing on December 9, 2011. China's decade-long membership of the WTO has helped power its blistering growth, but analysts say many barriers remain for foreign firms wanting to invest in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AFP PHOTO / LIU JIN (Photo by LIU JIN / AFP)
示意圖,圖為武警在中共央行總部門前巡邏。(Liu Jin/AFP)
Previous Article【新聞看點】黨內挑戰習路線 政治局誰在反習?
Next Article 防大氣污染禁煎餅加工 河北一菜市場禁令引嘲諷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