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日,中共举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门会议,会后新华社发布长篇内容通稿,基调仍然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又要求「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显示出极度的不自信。
通稿中说,明年经济工作有九个重点任务,第一个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说明当局要把「现代化产业」作为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提到了「现代化产业」包括「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但目前清洁能源行业是重点。
近年来,中共利用西方特别是欧洲的清洁能源议程,发展新能源产业诸如光伏、风电、电池制造、电动车等,这些行业技术门坎低,主要是一个制造成本和市场准入问题。
对于西方的气候议程,中共并不在意,它在意的是如何利用这个机会抢占西方清洁能源的市场。在中共政府补贴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清洁能源产业已占领了大部分全球市场,比如在光伏领域,2017-2019年,全球多晶硅新增产能的91%来自中国企业;在锂电池领域,2020年,中国占全球制造产能的76%等。
由于欧洲地区需求量大、进口关税低以及政府对电动汽车(无论原产地如何)提供大量补贴,大部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也出口到欧洲。
《2023年6月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分析》显示,今年1至6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234.3万辆,增速高达73%,欧洲发达国家市场和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
这次中共经济会议提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但它没有提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由于地缘政治问题,欧盟很可能关闭中国的新能源行业市场。
欧洲一直被中共看成是无重大利益冲突的一个天然贸易伙伴,但在欧洲最关心的俄乌战争问题上,中共屡次触犯了欧盟的大忌。
今年9月份,欧盟制裁特使戴维·奥沙利文(David O’Sullivan)估计,用于在战场上杀害乌克兰人的敏感高科技进口设备中,多达70%是通过中国到达俄罗斯的。几周后,俄罗斯财政部长在莫斯科举行的杜马预算委员会听证会上无意中透露,中共正在向俄罗斯提供全部无人机武器库。
「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2023年年度报告认为,北京继续利用香港作为国际航运枢纽的地位,来规避美国主导的对俄制裁,香港企业与中共一起协助俄罗斯的技术供应链。
中共向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的技术与物品(可用于武器),将踩越欧盟的「红线」。欧洲表现出有兴趣利用经济影响力制约中共当局,而不像以前那样担心北京报复。
在不久前的欧中峰会上,欧盟在贸易问题上开始向中共施压,欧洲官员提出中国商品的供应过剩问题,一位高级官员说,如果不成功,欧盟可能会设置贸易壁垒,不要倾销产品,否则欧洲将对中国倾销商品关闭市场。
冯德莱恩表示,欧洲领导人「不会容忍长期贸易失衡」。9月13日,她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补贴展开调查。 「巨额国家补贴人为地压低了价格,扭曲了欧洲市场」,她说。
中国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西方国家对中国开放了市场,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认识到,「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起来了」,而所谓苏联社会主义阵营,都把反美当作头等大事,所有的国家都发生过饥荒。
中共「一带一路」最初目的地也是欧洲发达国家市场,随着意大利宣布退出「一带一路」,这个党魁背书的项目,演变成一个大撒币收买反美盟友、推动中共政治议程的全球南方国家具乐部。失去西方支持的「一带一路」,亏空越来越大,投资规模越来越小,显露出败象。
有消息称,中共当局八九月间曾就三中全会议题和报告提纲,征求全体中委和省部级领导意见,反馈最强烈的一条就是:检讨战狼外交得失,与欧美恢复友好合作关系,止住外资外企撤出势头,稳住就业。
但这与中共党魁习近平的认识大相径庭,短期内无法形成共识,三中全会只能往后推迟。